隨著社交平臺的出現,聊天、聽音樂、玩游戲等多種娛樂方式給日常生活帶來了更多改變,社交元宇宙平臺Soul根據市場需求或目標用戶的反饋持續優化用戶使用體驗,為用戶提供便捷的服務,從而提高用戶的粘性。近日Soul遞交招股書,提出赴港上市申請,更是引發多方關注。
從最新的招股書中可以看到,Soul的用戶粘性比較可觀。數據顯示,Soul于2021年月均三個月用戶留存率為79.1%。2021年,Soul平臺59.4%的用戶為高活用戶(每個月活躍至少15天),日活用戶日均使用時長45.3分鐘。在此基礎上,Soul的經營狀況備受各界關注。從營收數據來看,Soul高收入、高增長、高毛利特點明顯,和其他互聯網大廠的營收狀況類似。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Soul的營收分別為0.71億元、4.98億元和12.81億元,2020年和2021年的同比增幅分別為604.3%和157.3%;毛利率則分別為48.6%、79.9%和85.2%。
通過用戶規模的壯大和用戶粘性的提升,Soul塑造了更強的壁壘,做厚了自己的商業化基礎,也以獨特的變現模式走出了一條創新的商業化道路。與其他平臺不同,Soul采取以VAS(增值服務)為主的商業模式,能夠在不影響完整產品體驗的情況下,靠平臺內部的個性化裝飾、禮物等方式變現。
作為基于興趣圖譜建立關系的Z世代社交平臺,Soul上線不久,便開始通過基于用戶畫像的定制化智能推薦系統——這是一種基于Soul用戶站內全場景畫像的智能推薦系統,它利用數據與算法優勢,持續挖掘有效特征,通過算法方式提高用戶在內容方向的消費和互動體驗,提高用戶建立關系的效率和質量。
由于Soul站內有推薦廣場、匹配、群聊等多元業務場景,這些不同、多元的場景形成了聯動效應,積累了海量用戶行為數據,是獨特的、有行業壁壘的數據資產。而用AI實現人與人之間的連接,也成為了Soul技術創新的起點。
在Soul的匹配體系下,“不看臉”的興趣社交路線一直是這個新型開放式社交平臺所倡導的,也正是在去除真人頭像壓力下,Soul的捏臉功能在不斷迭代中越來越受到用戶歡迎。事實上,虛擬形象也被認為是進入元宇宙的第一步。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遲、多元化、隨地和經濟系統以及文明是定義元宇宙的八大要素。而身份是其中最為基礎性的要素,虛擬形象作為用戶現實身份的數字孿生,其感知、存在和交往狀態決定了它是凝聚虛擬社群、積淀社會文明的社交入口。
Soul用自研技術構建具備更高自由度和差異性的解決方案,吸引用戶興趣,和用戶發生有效互動,并使用戶沉浸于互動,為用戶帶來更好的虛擬形象塑造體驗。此次Soul遞交的赴港上市申請,相信Soul未來將會有更大的發展前景,向著“讓天下沒有孤獨的人”的產品愿景不斷前進。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