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眼下正是小麥成熟的季節,在四川省射洪市生態酒糧現代農業園區,3萬畝釀酒專用小麥迎來豐收。當地農機協會搶抓睛好天氣,組織收割機忙搶收,力保小麥顆粒歸倉。
清晨,數臺收割機開進瞿河鎮牛心村,開始小麥收割作業。為確保大春水稻和高粱的種植,眼下,市農機協會調動了30余臺收割機和10余臺運輸車,要在一個星期之內搶收完6000畝小麥。
據了解,生態酒糧現代農業園區是射洪與舍得酒業共建的舍得釀酒專用糧基地,覆蓋沱牌、瞿河、太乙、涪西等3個鎮20余個村。2020年初,射洪集中優勢資源對具備農田基礎設施完善、灌溉體系配套、種植技術成熟、交通便捷等優勢的區域進行科學規劃、功能分區,按照“一島、一園、一帶”的空間布局,通過與主導產業同啟動、與骨干水利工程同并網、水田與旱地同治理、業主引進與土地流轉同落實、與村莊整治同實施“五同步”舉措,打造規模化、區域化打造高標準農田,建立6萬畝酒糧基地。同時整合資源,將基地內22個農民合作社、29個家庭農場共同組建酒糧產業化聯合體,通過涉農項目整合、地方財政配套和社會資本參與等方式共籌集資金近2億元,目前建成生態酒糧3萬畝核心區,主要以小麥、水稻、高粱、玉米、大麥等釀酒專用糧生產為主導。
“光有良田、良機、良種、良法還不行,關鍵還要有糧制。”射洪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股股長曾凡文說,基地以公司需求為導向、村集體為紐帶,將公司和農戶緊密結合起來,目前已建成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融合的產聯式合作社12個,輻射帶動54個農業經營主體,形成了以“舍得酒業下訂單、農投公司搞管理、村集體搞組織、農機合作社提供農事服務”的聯結合作機制,有效解決了產業發展過程中,種植管理銷售脫節、不暢通等難題。
以產業帶動村民增收,射洪還以核心區為引領,在園區范圍內每個村組建產聯式合作社,吸納有勞動能力的村民、種植大戶、新型經營主體,在村集體的統一組織下參與標準化種植。目前,園區12個產聯式合作社,帶動2.4萬名農戶參與酒糧種植。
“去年一年的成效,全年畝產值能達到3000塊錢以上,除去近1000元的生產成本,能揣到我們村村民腰包里的,每畝能達到2000塊錢以上。”牛心村支部書記稅長久說。
(賈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