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標志著這一重大戰略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境外媒體對此高度關注。
據香港亞洲時報網站6月8日報道,中國宣布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優惠政策措施后,海南一躍成為令其他主要城市和富裕省份艷羨的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
報道稱,中央政府制定的優惠政策方案就包括對進口消費品實施零關稅,為這個省份最終成為一個自由港和單獨的海關管轄區鋪平道路。此外,為了吸引貿易和人才,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將設定15%的上限,低于香港17%的稅率。
報道稱,通過給予這個田園詩般的南方島嶼優惠政策,中國的目標是使其接近于中國香港、新加坡和迪拜的自由港水平。這一次,中央政府似乎采取了更堅決的策略來繼續推進改革。對海南而言,零關稅和簡單的稅收制度是實質性的、隨時可以實行的政策。
根據最新的行動方案,到2025年左右,建設全島封關運作的海關監管特殊區域,除非法律另有規定,否則不會對進口商品征收關稅。不過,海南免稅政策的細節和簡化后的海關規定尚未確定,海南與世貿組織成員中國香港和新加坡等老牌貿易和商業中心相比表現如何還有待觀察。
報道認為,如果在海南銷售的化妝品、小物件、嬰兒配方奶粉和奢侈品變得和其他地方一樣便宜,那么海南可能成為堵住中國消費能力外流的閘門。一些觀察人士認為,海南可能成為中國人新的購物天堂。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還指出,前往海南的國內旅客每人每年最多可以購買10萬元人民幣的免稅商品,而目前每次赴香港的免稅限額為5000元人民幣。中央政府還將在海南舉辦一年一度的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與廣州的廣交會和上海的進博會并駕齊驅。
有分析師表示,因為沒有入境限制,中國游客在海南更有家的感覺。
報道稱,目前,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抵達香港的內地游客將被隔離兩周,但如果他們前往海南則只需當地政府頒發的健康證明或健康碼,而無需隔離。
另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6月9日報道,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方案出爐,中國官方8日指出,海南與香港互補大于競爭,不會對香港造成沖擊,同時強調海南不會成為“房地產的加工廠”。
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布會上,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否認海南會替代香港部分功能和地位。他指出,海南自由貿易港與香港的定位不同,重點發展產業也不同,互補大于競爭,不會對香港造成沖擊。下一步,在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進程中,將進一步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的聯動發展,積極開展務實有效的合作。
林念修還提到,在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既要學習借鑒國際上知名自由貿易港的先進經驗,更要充分發揮海南自然資源豐富、地理位置獨特以及背靠超大規模國內市場和腹地經濟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