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學城發展日新月異。
福州日報記者組
閩都院士村啟動建設,新建院士工作站1個、專家工作站24個;瞄向制造業高端技術短板,籌建福耀科技大學(暫名)……福州大學城發展日新月異,成了市政協委員熱議的話題。大家紛紛表示,要按照“六個一流”標準加快推進大學城建設,以福州大學城為突破口,邁好建設教育強市的堅定步伐。
市政協委員陳學元建議,要進一步優化頂層設計,推進大學城與高新區聯動,加快交通路網、公共教育、醫療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科研人才住房保障,完善人才培育基地政策。圍繞產業鏈布局,陳學元建議打造以國家級平臺為龍頭、省級平臺為支撐的高級創業平臺體系,深入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動產業鏈協同創新,促進科技創新產業集群不斷壯大。
“閩都創新實驗室、海峽實驗室等重點實驗室建設,將進一步激活大學城的創新因子?!笔姓f委員王博斌建議,要努力將中國東南(福建)科學城打造成全省最大的創新策源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育新興產業集群,推動福州在柔性電子新一代成像技術產業領域取得新突破。要加快建設科創走廊,讓科創走廊成為青年學者和科研人員的集聚區。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閩江學院、福州職業技術學院、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等市屬高校加快發展。市政協委員林子波建議,一方面,要不斷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推進中職高職、高職本科貫通培養,做大做優做強福州的職業教育。另一方面,要支持市屬院校擴大辦學規模和輻射力,推動職業院校與國有企業、龍頭企業、產業園區合作成立產業學院。
建設教育強市,要持續放大人才優勢。福州如何讓人才留得住、干得好?市政協委員鄒勇志說,軟環境是留住人才的關鍵,要完善人才保障機制,為人才提供干事創業的平臺和優質的生活工作保障。要推動人才向產業、企業、重大項目集聚,為強省會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
集團化辦學是教育均衡的重要抓手,也成為市政協委員們討論的熱詞。市政協委員方曉敏認為,集團化辦學需要培育一支穩定、精良的師資隊伍,打造扎實課程體系,注重整體設計、校區聯動,帶動各成員校同頻共振、高效發展。
點擊進入福州兩會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