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日報記者組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福州市要研究制定碳達峰行動方案,明確碳達峰時間表、路線圖。
對標“雙碳”目標,福州怎么干?會場內,市政協委員集思廣益,為福州探索綠色發展新路建言獻策。
生產環節中的節能降耗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一環,也是眾多企業的技改目標。
針對企業在實行綠色技改中面臨的資金短缺難題,市政協委員金智云提出,要讓更多金融“活水”潤澤綠色轉型?!耙七M金融體系創新,降低綠色發展融資成本?!苯鹬窃平ㄗh,可以為優質民營企業的綠色項目提供貼息貸款,由政府牽頭建立綠色發展基金,積極建設綠色融資平臺,引導民間資本參與綠色投資,為民企綠色轉型提供資金支持。
與此同時,許多市政協委員也將目光投向新興產業的綠色升級。
市政協委員何艷霞對近年來興起的裝配式建筑尤為關注。“與傳統現澆建筑相比,裝配式建筑可有效降低碳排放,是實現建筑行業碳達峰和碳中和的重要技術路徑?!焙纹G霞建議,政府可以出臺相關政策措施,構建綠色發展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推動建筑行業資源循環利用及技術改造升級。
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市政協委員林群慧提出尋找“合作伙伴”的思路。她建議,要更好地承接引進寧德時代等新能源產業,在閩江口建設新能源產業園,和寧德連成一線,形成兩點之間的新能源產業多級配套產業集群,帶動馬尾、連江、羅源、閩侯等區域的新能源產業發展,推動福州新能源產業水平總體提升。
談及光伏綠色發電,市政協委員王建銘對準“用電大戶”——園區。他建議在新園區的規劃中,將零碳、低碳綠色目標納入其中,打造光伏綠色發電試點園區。
順利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不僅要做“減法”,還要做“加法”,即增加碳匯。
對此,不少市政協委員將關注點落到了地球上最大的“碳庫”:海洋。
“海洋固碳能力分別是森林和草原的10倍和20倍。”在市政協委員許劍鋒看來,福州正加快建設海洋強市,要積極搶占海洋碳匯制高點。
他建議,要積極開展海洋碳匯交易,根據海洋碳排放權的潛在經濟價值,先行先試設立海洋碳匯交易試點平臺,開展海洋碳匯以及金融衍生品交易。同時,鼓勵重點用能企業、大型會議展會等通過購買海洋碳匯,實現節能減排、碳中和。
“探索海洋碳匯發展,羅源灣有基礎有優勢?!笔姓f委員陳輝文表示,羅源灣水文環境穩定、淺水水域廣闊,是發展“藍碳”的理想海灣。他建議,要圍繞“藍碳”的投資、生產、開發與貿易,健全產業鏈條,重點建設羅源灣試點區域,支持把“藍碳”養殖、精深加工、倉儲物流、銷售等各個環節形成完整產業鏈。
相關鏈接
碳達峰是指我國承諾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然后通過植物造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點擊進入福州兩會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