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過內、外部專家評審,港華能源正式發布《零碳智慧能源工業園區指標體系標準》、《零碳智慧能源工業園區碳排放數理統計標準》以及《零碳智慧能源工業園區評價與驗收標準》3項基礎性企業零碳技術標準。該系列標準由港華能源牽頭組織,聯合TÜV南德意志集團、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共同編制,以港華零碳智慧園區應用場景為依托,以清華大學領先的能源技術與TÜV南德全球領先的公信力為基礎,是全國首個可落地、可實施、可監控的關于零碳智慧園區能源使用排放的企業評估規范。
眾所周知,工業園區是我國產業集聚的核心單元,但同時也是高碳排區域。根據清華大學研究顯示,我國各類產業園區數量已超2.5萬個,制造了全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31%。面對能碳雙控和產業發展的矛盾,零碳智慧園區也成為各地方政府兼顧經濟與環境,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有力舉措。
標準化是保證產品和服務質量一致性、穩定性的重要前提,但目前國內對零碳智慧園區內涵及基本要求、評價邊界、評價方法并不明晰。港華智慧能源高級副總裁伍宇鏗介紹了此次標準制定的起因:
“我們在推進零碳智慧園區建設過程中,發現各類碳標準的零散性、片面性和缺失性,造成各地、各行、各團體異構化的碳思維,頂層設計、可視化管理、碳交易、驗收評價等階段過程之間矛盾化的數據結論,制約了園區有序高效減碳。”
——港華智慧能源高級副總裁 伍宇鏗
為提升零碳智慧園區規劃、方案設計水平和推動有序高效減碳,港華能源于今年4月,聯合TÜV南德意志集團、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共同啟動了零碳智慧園區標準制定工作。標準的制定既基于港華47個零碳智慧園區的實踐探索,具有詳實的數據來源和應用場景;同時也充分參考了國內外相關標準、研究成果和指導手冊;此外依托TÜV南德意志集團、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領先的能源技術和豐富的行業經驗,也使此次企標具有了團標高度和行業普適性。
該標準體系包括《零碳智慧能源工業園區指標體系標準》、《零碳智慧能源工業園區碳排放數理統計標準》以及《零碳智慧能源工業園區評價與驗收標準》3個方面,明確了零碳智慧園區47項指標及相應的指標釋義與計算方法,規范了27項術語和定義,統一了95項化石能源以及電力、熱力碳排放因子,圈定了零碳智慧園區核算邊界,明確了數據信息采集內容、獲取方式、碳核算方法,確定了基本評價、指標評價、驗收流程、評級結果與劃分方法。
“可以說打通了零碳智慧園區規劃、設計、建設、服務、數智管理、評估評價等零碳智慧能源全產業鏈,能夠全面指導園區的零碳規劃、綜合能源項目、能源技術服務、智慧平臺以及碳資產管理、碳交易等業務的有序高效推進,更好的服務地方政府綠色與經濟協調發展。”
——港華能源助理副總裁 劉奇央
作為行業領軍的零碳場景提供專家,港華能源將一如既往充分發揮港華豐富的零碳智慧園區建設經驗及未來豐富的標準應用場景優勢,為國家及行業零碳智慧園區標準化貢獻力量。目前,港華能源作為主編單位之一,已經聯合中國投資協會等單位共同啟動零碳智慧園區評價團體標準編制工作;未來港華能源將在繼續充實完善企業零碳智慧園區標準體系的同時,持續為團標、行標、地標以及國標等相關技術標準制定獻計獻策,助力工業園區雙碳戰略落地,推動我國雙碳目標達成。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