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買過電動車的朋友來說,這個問題大概都會有些許了解。“解限速”其實并不是某一個品牌的獨有“技能”,而是供求市場催生出來的行業“通病”。如果使用搜索引擎搜“電動車解限速”關鍵詞,會發現有2000多萬條結果,不僅涉及很多品牌,而且有詳細的步驟說明,更有多達20多種解限速方式,甚至還有手把手“教學視頻”。結合各地對“新國標”落實情況來說,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就是很多民眾對于“新國標”電動自行車25km/h依然不適應,造成了“解限速”已經是電動車行業公開的“秘密”。
對于解限速原理,其實網上說的也很明白,大概有兩種方式:拔限速線和對控制器解碼。
拔限速線是對于老電動車而言,簡單粗暴,這是由于“新國標”剛剛實施時期,很多生產庫存并沒有完全跟上政策,導致了不得不增加一條限速線來控制最高車速,因此較容易破解。
隨著產品的更新,如今很多一線電動車廠商摒棄了限速線這一物理漏洞,改成了由控制器控制最高車速。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因市場需求利益驅使所致,“解碼器”被一些“大神”創造出來,并且在某寶上公開售賣(315一曝光,某寶電動車解碼器全都消失了)。很多經銷商通過特殊途徑使用解碼器對電動車解限速,這其實就是電路編碼中的bug,因很多電動自行車都采用400W電機,而25km/h車速并沒有完全釋放電動車全功率,所以只要加大供電電流,電動車就能進行提速,解碼器就是通過調節控制器電流上限,而達到“解限速”目的,不過這樣可能會對電動車的電池和控制器造成損害。
對于我們消費者來說,真的需要解限速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根據一項數據表明,全國大小城市的平均職住通勤距離基本上在5km以內,即使是25km/h的電動車只需十幾分鐘,而且城市紅綠燈數量較多,車流量大,即使速度再快,時間也不會有多少縮短。而且如果遇到緊急情況,25km/h的速度會讓車更容易剎住,并能給人更多的反應時間。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解限速屬于違規改裝行為,出現任何問題售后不會質保,所以不要去嘗試解除限速。對于已經解除限速的車主,你可以讓經銷商再將限速功能恢復,這樣可以極大的保障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
筆者認為,“新國標”完全落地還需要時間,相關部門的政策宣傳必不可少。而且,經過了此次事件,很多車企比如新日,也都第一時間表明了將會嚴查和技術升級,以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其實,315曝光對行業和品牌來說可能并非是一件壞事,它也有可能是行業健康發展的新起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