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出版的《求是》雜志更是發表重要文章《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指出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
從2005年到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由2.6萬億迅速增長至39.2萬億,目前已高居全球第一。
《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中提到,數字經濟重點產業有七個,包括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工業互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
而電商作為數字經濟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將與數字經濟的七個重點產業協同發展,在持續提升電商平臺服務體驗的同時,引領數字經濟的創新與落地,最終提升我國產業數字化水平。
根據統計局最新數據,202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超114萬億元,同比增長8.1%;社會零售總額則達到44萬億元,同比增長12.5%;而作為數字經濟核心的電商行業,在去年貢獻了超過13萬億元的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速達到14.1%,連續多年保持兩位數增長。
在數字經濟的高歌猛進下,近年來新電商平臺如雨后春筍般涌出,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共注冊506萬家電商相關企業,創下歷史新高。
在這些新電商平臺中,專注下沉市場的私域電商平臺順聯動力顯得尤為特殊。
2020年4月,成立已有五年的順聯動力正式開啟直播間內測,上線僅一周就吸引到4000多位商家與主播入駐,同年還作為講述“電商+直播帶貨”新模式的經典案例,入選由浙江省商務廳出版的《浙江省電子商務發展報告》。
此后一年,順聯動力通過效率更快的短視頻+直播內容輸出,搭建了一個從種草到銷售的閉環,實現了短視頻內容種草、粉絲積累、直播及時互動、刺激購買的一站式消費,讓直播帶貨變得有趣又有料,為消費者營造更輕松舒適的購物環境。
去年進博會期間,順聯動力直播間為斯里蘭卡大使帕利塔·科霍納帶貨的畫面,更是登上人民日報、新華社等主流媒體,向世界展現了中國電商新力量。
順聯動力只是數字經濟繁榮下,中國電商的一個小小縮影,但以小見大,從順聯動力的快速發展之中,我們能看出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經濟產業未來的應用方向。
而越來越多新電商的崛起,也將為數字經濟的持續前行提出更新的發展要求。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