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國認為,金融機構客戶流量增長放緩,進入存量經營時代。同時,資產供給端已經從地產、非標等迅速轉移到了權益類產品。兩重因素疊加,金融機構客戶經營方式急需迭代升級。
4+2+3經營體系,開啟金融機構數智化時代
進一步加快構建金融領域一體化營銷服務模式,堅持為金融機構提供一站式數字化經營解決方案,是貝塔數據自創立之初就一直堅持的核心觀念。在使命和愿景的驅動下,貝塔數據創造性地在金融業內提出了“4+2+3體系”,以贏得客戶的持續價值為目標,以留存、復購為核心,為金融機構構建與客戶長久信任的關系提供新的思路與方法。
“4”指的是觸達獲客、互動活客、轉化交易、投后陪伴的全生命周期服務流程,其中貝塔數據提供了大量的工具來支撐銀行和金融機構去做客戶的經營和維護。
“2”指的是一站式精細化后臺管理和端到端落地SOP。通過系統后臺直接生成理財師每天的工作數據,包括客戶閱讀的數據,避免屏蔽其他客戶情況的出現。
“3”指的是三大標簽體系+三大智慧引擎+三大中臺。
對于存量客戶的經營,李守國認為需要長期的投資者教育,內容種草、內容投教將越來越重要。但原來各家機構投教內容的生產成本過高,呈現形式單一且單調。金融機構應及時建立內容工廠的流水線生產,通過“機器+人工”的方式批量化產生投教內容,且能夠及時響應市場熱點,通過內容帶動營銷。貝塔數據總結服務各家金融機構的經驗,將圖文內容生成效率提高5倍以上,將短視頻生產成本降低到原來的1%。
同時對金融產品、投教內容、客戶行為等幾個維度建立豐富的標簽(比如,一只公募基金會產生1500個左右額標簽),然后進行統一“人貨場”匹配運算,提高內容投教到營銷的轉化效率。從目前客戶實施案例來看,平均能提高3倍以上。
圖1,來源:貝塔數據
“客戶池”賦能金融機構“數字化”經營
在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最主要的是在新的在線營銷流程里面重構我們的客戶。對此李守國表示:“貝塔數據獨創了“客戶池”的理念,以此作為客戶關系數字化經營的支點,從觸達獲客,收攏到私域中形成客戶池,到在客戶池中完成互動活客、轉化交易、投后陪伴等,從而形成服務閉環,幫助金融機構完成數字化經營。”
首先是觸達獲客,貝塔數據研發了線上+線下全場景的內容體系,幫助金融機構營銷獲客。從各類的資訊陪伴到各類投資品種,內容包含“圖片、文字、音頻、短視頻、游戲”等,還有公域+私域的內容種草、投教及社交。相較傳統方式,觸達及轉化效率提高3-5倍。李守國認為:“所有的經營都應該游戲化,所有的內容都應該視頻化,這就是新一代營銷的特點,也是目前BETA投入的兩大重點方向。”
其次是私域中的互動活客。私域不僅僅是手機銀行、網點、公眾號,還包括新興的企業微信、銀行云工作室等等,只要是金融機構自身能夠掌握利用的都可以稱之為私域。貝塔數據在其中重點提供兩種服務,一是游戲化的營銷,特別是對于年輕人沉浸式的游戲營銷;二是社群營銷,主要基于企業微信推進和布局。
然后是交易轉化,貝塔數據以基金、保險、小額信貸和信用卡四類產品為主提供相對應的轉化工具,形成交易閉環。
最后是投后陪伴。存量經營時代,投后陪伴和線上線下的顧問服務變得更加重要。從選品、配置、組合、調倉、投后等各個環節的效率和效能都急需提高,如何用數字化的方式,提高理財顧問、投資顧問的服務效率變得越來越迫切。對此,貝塔數據為金融機構提供了異動提醒、銷售機會提醒等一系列的服務工具。
圖2,來源:貝塔數據
貝塔數據創立至今,建立了豐富的標簽圖譜以及完善的金融產品庫,目前涵蓋超260萬只金融產品數據庫、行業領先的八大類理財知識圖譜。對于內容營銷的投入和研發,BETA建立了自己的內容投教工廠,使圖文和短視頻的生產“標準化”和“智能化”,大大降低了金融機構供給側的成本,極大的提升了內容的生產和傳播效率。
截止2020年底,貝塔數據運算量級已經突破5000億級,服務超過1000家金融機構,范圍覆蓋大部分銀行網點和券商營業部,覆蓋130萬+高端理財師。
最后,李守國表示:“數字科技將為金融機構的客戶經營帶來一次全新的變革和服務效能的飛越。貝塔數據作為一家金融科技企業,一直致力于成為金融機構數字化經營的強力后盾。未來,我們將會砥礪前行,勇于探索,為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乃至整個行業,做出應有貢獻。”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