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溫杯里泡枸杞,啤酒瓶里泡人參。在現代社會,隨著緊張的工作節奏、沉重的經濟壓力、以及不規律的餐飲作息時間,“朋克養生”不僅成為當下諸多年輕人生活的真實寫照,更成了新的消費增長點。
前不久,央視財經發布的《2019-2020中國青年消費報告》顯示,保健養生已躋身2020年青年人花錢排行榜前三名,僅次于教育培訓、住房,而在年齡劃分上,95后已成為“養生局”的忠實粉絲。
根據報告顯示,在眾多保健養生品里,枸杞幾乎成了年輕人養生標配。枸杞泡水、枸杞紅棗養生湯、枸杞咖啡...時下年輕人不僅熱衷于養生,還開始了跨界混搭,吃出了新花樣。
對此,有關專家表示,數千年來,枸杞作為一種官方公布的“藥食同源”的中藥材,其功效傳聞頗廣。常言道“一年四季吃枸杞,人可與天地齊壽”。專家說,在我國古代官修的第一部醫藥典籍《神農本草經》中就記載有“枸杞”,并將其列為“上品”,明代著名醫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對枸杞進行了詳細的記述 :“春采枸杞葉,名天精草 ;夏采花,名長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并言其“補腎、潤肺、生精、益氣,久服,堅筋骨,輕身不老。”
而在2017年,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布的現行道地藥材標準157項中,產自寧夏中寧一帶的中寧枸杞,入選為國家道地中藥材標準認證的枸杞品種。這也是唯一被載入中國藥典的枸杞品種,被賦予“道地藥材”的稱號。
所謂道地藥材,是指經過中醫臨床長期應用優選出來的,產在特定地域,與其他地區所產同種中藥材相比,品質和療效更好,且質量穩定,具有較高知名度的中藥材。
為何中寧枸杞能在一眾枸杞品類中脫穎而出?對此,一位常年從事枸杞種植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這離不開中寧道地產區的成就。“天下黃河富寧夏,中寧枸杞甲天下”。枸杞作為寧夏對外開放的一張紅色名片,至今也有著4000余年的種植栽培史,3000余年的藥用史,和600多年的品牌史。而長期以來,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為枸杞生長提供了最優越的自然環境。這主要得益于中寧地區是清水河沖積平原淤灌土和黃河沖積平原淤灌土,土壤富含利于枸杞生長發育的特殊營養物質,中寧枸杞便是在這塊淤積區的膏腴土地上生長,從而擁有了極佳的品質。其次,中寧縣地處寧夏回族自治區中部,屬北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9.9攝氏度,降水量 192.3毫米,春暖遲、夏熱短、秋涼早、冬寒長的氣候條件有利于枸杞營養成分的積累。當然,中寧枸杞的特色也離不開中寧人民的智慧。千百年來,中寧人民不斷積累經驗,因地制宜,改良枸杞的栽培種植技術,為中寧枸杞的優質高產奠定了基礎。尤其是近40 年來,寧夏枸杞產業經過多年發展,積淀、總結、研發了一整套先進獨特的種植技術,以標準化種植、病蟲害綠色防控、“三品一標”生產、清潔能源制干、測土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技術為主要內容的現代新技術在枸杞主產區大面積推廣。
除了歷史賦予的底蘊,地理環境塑造的形態,栽培經驗養成的風格等多方因素的共同作用外,經權威部門檢測,與全國同類產品相比,中寧枸杞中鐵、鋅、鋰、硒、鍺等使人延年益壽的微量元素含量第一,人體所需的18種氨基酸含量第一,尤其是調節人體免疫能力的枸杞多糖含量第一,顯著高于其他產區。這也是中寧枸杞能夠成為“道地藥材”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為中國藥食同源的道地藥材,枸杞在大健康產業蓬勃發展的形勢下,開始走上了一條創新的轉型升級之路。當前,中寧縣正通過引進高科技企業、對接科研院所、構建科研開發平臺,開展枸杞功效機理及提取工藝研究,研發功能性食品、飲品、保健品等創新產品。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