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1日,中華品牌戰略研究院公布了第十五屆“鼎電杯”中華電子品牌價值300強名單。在席卷全球的洶洶疫情下,中華電子品牌雖然率先復蘇,但是增長緩慢,與往年有明顯不同。
一、疫情下中華電子品牌價值增長放緩
在去年第十四屆“鼎電杯”電子品牌價值300強的榜單中,一共有228家企業品牌價值實現增長,7家企業價值增長超千億元,其中華為、騰訊的品牌價值增長更是超過2千億元。
今年排名前十家的企業,增長過千億的只有一家(京東)。近幾年發展勢頭最為迅猛的華為,在美國的打壓下,增長已經嚴重放緩。
(上圖為本屆鼎電杯上榜前十名企業)
二、疫情過后迎來報復性消費?電子商務風頭正勁。
電商品牌價值增長迅猛,京東的品牌價值相較于去年,翻了將近2倍;而電商排名第二的唯品會,品牌價值相較于去年翻了將近3倍,令人驚嘆。
新冠疫情的突然爆發加速了直播電商的發展,疫情過后,線下實體店受重創,不少商家轉戰淘寶直播。直播不僅可以帶動線上銷售,同樣能為線下門店導流,而且通過直播可以進一步增加用戶黏性,讓品牌的文化底蘊更為豐滿地呈現在用戶面前。
隨著李佳琦、薇婭的名字被大家熟知,淘寶、京東、拼多多、抖音、快手等都紛紛開啟了直播帶貨業務。從圖文到短視頻,從短視頻到直播,隨著5G民用的到來,低延遲、高清畫質的特點,讓直播離我們每個人的生活越來越近。
相較于電商直播的興起,以往靠“網紅”主播個人顏值、口才、搞笑和才藝等吸引流量的直播平臺,除了頭部的抖音快手外,紛紛失去了人氣,“網紅”主播群體漸漸暴露出的低俗化、泛娛樂化也令觀眾越來越感到乏味,今年的增長率僅為2%,后勁明顯不足,直播行業“去網紅化”是當務之急。
三、整機替代向元器件替代演進。
改革開放之初,電子行業中到處充斥著進口品牌,索尼電視、三菱空調、三洋錄音機、IBM電腦等等。逐步地,國產品牌開始替代這些進口品牌,聯想電腦、海爾空調慢慢成為了主流。但是由于我們的很多關鍵零部件無法自己生產,如海信空調最關鍵的壓縮機只能進口,聯想更是通過一把改錐把別人的元器件組裝起來進行銷售……所以我們在這一時期做得更多的是整機替代,或者叫外殼替代。
隨著整機國產品牌的增多,更便宜的元器件國產化也隨之而來。比如京東方的顯示屏,亨通的工控產品,生益科技的覆銅板,中芯國際的芯片,航天電器的連接器,在全球都已經是名列前茅,當然,元器件替代進口也就順理成章。
不同于正常的電子工業流程材料—>裝備機器—>元器件—>整機,縱觀我國的電子行業發展,我們更像是在做倒推。繼整機替代和元器件替代后,我們正在向裝備制造業(如光刻機)邁進。
可惜的是,雖然這些元器件實現了進口替代,但并非每個品牌價值都在提升,相反,半數元器件品牌價值在下降。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元器件的利潤太單薄,行業稍有起伏就可能虧損;二是元器件企業普遍不重視品牌建設。連主商標不注冊的事情都時有發生,更遑論品牌推廣、媒體廣告。沒有品牌附加值利潤就低,受行業起伏影響大就是必然后果。
(上圖為元器件行業前十名排名情況)
四、創新和出口成為前進的唯二選擇。
在本屆鼎電杯300強中,65%的品牌都已經開展了海外業務。
影響品牌價值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海外影響力。一個品牌跨越文化、民族、國家的能力越強,說明品牌越有價值。比如美的電器,2019年實現國內銷售1614億元,海外銷售1168億元。以能源裝備和工業裝備為主的上海電氣,2019年實現國內銷售1103億元,海外銷售1723億元。以光纖和電力產品為主的中天科技,2019年實現國內銷售278億元,海外銷售107億元。以電極箔為主的東陽光鋁,2019年實現海外銷售15億元,超過公司全部銷售額的10%。
隨著行業競爭的愈發激烈,利潤將被不斷攤薄。要么把餅做新,要么把餅做大,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存活。在國內市場幾近飽和的情況下,出口成為必選項。
五、創新唯快不破,手快有手慢無。
電子行業快節奏,快新業,快轉移,快淘汰。
每天都有新產品,甚至新類別。實干創新、快速創新,成為出口之外的另一個選擇。因5G技術趁勢而上的華為、騰訊等大展拳腳。華為是全球5G設備商的龍頭企業,在手機領域也名列前茅。而那些口頭創新、磨嘰創新的品牌,品牌價值都大幅下降,甚至被淘汰,例如三大高校品牌同方、紫光、方正同時進入年度降幅前10,令人唏噓。
(上圖為本屆鼎電杯年度降幅最大的前10名電子品牌)
六、疫情在家沒玩游戲?游戲行業健康規范發展實現穩速上升。
根據本屆鼎電杯的排名顯示,盛大網絡集團依然強勢領跑,品牌價值比重高達47.84%。其次是史玉柱的巨人公司和暢游有限公司,比重分別為17.48%和13%,與排名第一的盛大相差較大;其他網絡游戲上市企業市場份額相對更低,均在10%以下。
中國網絡游戲市場規模持續上升。主要得益于三個方面:1、從硬件上看,5G的進一步普及為網絡游戲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設施;2、從需求上看,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人們對娛樂的需求越來越重;3、從企業經營來看,游戲泛娛樂化,影視文學動漫游戲化,文娛產業間的跨界聯動頻繁,拓寬了游戲產業的外延。
但隨著人口紅利用盡,游戲行業的增長將進入一個較為穩定的狀態。隨著監管的介入,游戲行業會向更規范更健康的方向發展。
(上圖為本屆鼎電杯游戲行業上榜品牌)
附2020年第十五屆“鼎電杯”電子300強名單(品牌價值人民幣億元):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