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晚,上海醫藥(610607.SH)發布2023年年度報告,主營業務發展態勢良好。2023年,公司實現營收2602.95億元,同比增長12.21%,其中,醫藥工業實現銷售收入262.57億元,同比下降1.87%;醫藥商業實現銷售收入2,340.38億元,同比增長14.04%。受一次性損益的影響,歸母凈利潤37.68億元,同比下降32.92%;剔除一次性損益影響后,歸母凈利潤為49.19億元,同比增長2.99%。其中,工業板塊貢獻利潤21.16億元,商業板塊貢獻利潤33.50億元。同期,研發投入26.02億元,占工業銷售收入的9.91%,位居行業前列;經營性現金流凈流入52.32億元,同比增長10.29%,實現高質量發展。
報告期內,上海醫藥積極服務國家戰略,提升企業經營水平,堅定執行“4+1”戰略,創新發展、國際化發展、產融結合發展、集約化發展及數字化建設持續推進。其中,創新藥、器械、醫美、疫苗、合約銷售等醫藥商業新業務增長迅猛;南北平臺順利融合;3款1類新藥提交pre-NDA或上市申請,多個臨床階段的品種研發取得突破性進展;上藥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前沿創新中心等開放式創新平臺建設落成;醫藥工業生產布局持續優化,數字化賦能產業升級。
醫藥商業:創新業務推動持續增長 合約銷售取得嶄新突破
公司是創新藥進口服務第一梯隊,打造多年的創新藥全生命周期服務平臺為全球醫藥企業創新產品提供涵蓋上市前合作、進出口服務、全國分銷、創新增值四大領域的全供應鏈一站式管理服務。2023年,公司全年成功引入進口總代品種29個,進口疫苗業務實現銷售收入52億元。
同時,公司積極探索器械、醫美、健康食品等非藥新業務拓展,2023年器械大健康業務銷售約363億,醫美業務快速增長。上藥康德樂與仁會生物就菲塑美貝那魯肽注射液銷售推廣達成合作,已成功準入300家頭部醫美機構,涵蓋11家全國連鎖型醫美集團。
2023年,公司合約銷售業務厚積薄發,同比增長達50%。憑借豐富的業務經驗以及嚴謹的合規管理,報告期內,公司與賽諾菲達成合約銷售戰略合作,涉及重點疾病領域20多個產品,合約規模超50億,是近年來醫藥產業工商之間規模最大、范圍最廣、程度最深的戰略合作之一;同期,公司與輝瑞達成關于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沛兒13)的銷售戰略合作,開啟公司疫苗業務的新紀元。
在“數字化”目標指引下,公司已在多年前布局“互聯網+”業務。如今,上藥云健康作為國內領先的新零售專業藥房平臺,已擁有200+家DTP藥房及授權院邊店,覆蓋全國25省66市,累計已與300多家新特藥企達成合作,成為80%創新藥全國首單落地的第一選擇;鎂信健康作為國內領先的普惠健康醫療服務及保障平臺,立足“互聯網+醫+藥+險”的生態模式,累計為患者節約支出約24億元,服務保單量近2.5億張,覆蓋中國70%上市創新藥,在全國150+座城市實現醫療保障覆蓋。
醫藥工業:創新生態圈逐步完善 新藥管線步入收獲期
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積極構建“自主研發+并購引進+孵化培育”開放多元的創新體系,在加速推進研發管線進程的同時,不斷深化與高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和創新企業的合作。
報告期內,新藥在研管線已有68項,其中創新藥55項,改良型新藥13項。目前,已有3款1類新藥提交pre-NDA或上市申請,4項處于關鍵性研究或臨床III期階段。其中,I001片是新一代口服非肽類小分子腎素抑制劑,其目前已有3個適應癥處于臨床試驗中后階段。其中針對高血壓適應癥的NDA上市申請已于2023年6月獲受理,有望為廣大的輕、中度高血壓患者提供更豐富的治療手段;X842是公司引進的1類新一代鉀離子競爭性酸阻斷劑(P-CAB)口服新藥,反流性食管炎適應癥的NDA上市申請已于2023年2月獲受理。該類藥物為競爭性阻斷H-K-ATP酶中的鉀離子活性,具有起效迅速、抑酸作用強且持久、療效個體間差異不顯著、不良反應少等優點。目前,P-CAB已在中國胃食管反流病(GERD)專家共識中與PPI一并成為治療GERD的首選藥物,有望打破抑酸市場PPI一家獨大的局面。
同時,上海醫藥持續加強建設生態圈,攜手知名機構共同推進中國原始創新。報告期內,上海生物醫藥前沿產業創新中心與拜耳簽署了合作共建實驗室協議,將在產業基地引入中國首個聯合實驗室;攜手香港科技園共同打造滬港聯合創新孵化器“01LABS@HongKong”,已于2024年1月正式開業;與中國藥科大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建“創新藥物研究院”。
與此同時,公司中藥業務持續推陳出新,2023年實現收入98.17億元,同比增長10.30%。旗下雷允上、國風、青春寶、好護士、胡慶余堂、廈門中藥廠以及和黃藥業7家企業榮獲“2023年中成藥工業百強企業”;旗下“鼎爐”、“神象”、“雷氏”、“龍虎”、“宏仁堂”、“余天成”入選中華老字號品牌。
整合協同 推動提質增效
為提升經營質量與經營效率,報告期內公司開展了一系列內部優化項目。
醫藥商業方面,為進一步提升整體競爭力,實現一體化運營及高質量發展,公司于2023年8月啟動商業板塊南北平臺整合項目。截至報告期,公司已實現了全國25省及4大專業板塊一體化運營的整合目標,形成了“組織一體、業務一體、管理一體”的醫藥商業新格局,建成“國家級現代醫藥供應鏈服務平臺”。
醫藥工業方面,堅持質量為先,扎實推進卓越制造行動,建立智能化生產模式,有效提升了醫藥生產制造能效。報告期內,上藥金山綠色制藥精品基地項目基本完成,加速產業轉型,促進智能化發展。公司斬獲“2023年度亞太質量組織創新獎”最優級(Star),成為唯一獲獎的中國醫藥企業;上藥信誼微生態智能工廠入選2023年度上海市級“智能工廠”;上藥金山綠色制藥精品基地項目基本完成;上藥第一生化超限制造項目完成所有項目指標。
近日,公司提議其2023年度分紅比例按照合并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40.3%確定,向市場傳遞出注重股東回報、積極提升治理水平的積極信號。展望未來,公司將充分發揮“工商研投”一體化的獨特優勢,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的深度融合,全力打造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生態,加快中藥產業傳承創新發展,大力促進工業營銷加快轉型,持續打造卓越制造體系,加快集約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與此同時,強化全國區域一體化平臺化建設,繼續拓展多領域多渠道商業合作,進一步擴大經營規模,提升經營質量,努力為股東、員工和社會創造更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