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2月13日,記者從吉林省市場監督管理廳獲悉,為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及吉林省委、省政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決策部署,切實履行市場監管職能,嚴厲打擊非法制售假劣農資的違法行為,維護廣大農民合法權益,保障農民用上放心農資,該廳結合實際,制定并印發了《吉林省市場監管系統“雷霆2023”農資打假專項執法行動方案》。
據介紹,該廳將通過農資打假專項執法行動,堅決查處一批農資領域違法案件,依法嚴懲一批不法分子,銷毀一批假冒偽劣農資產品,曝光一批制假售假典型案件,進一步規范農資市場秩序,解決好農資假冒偽劣問題,助力春耕備耕安全。
此次農資打假專項執法行動將持續到今年7月底結束,聚焦主責主業,專項行動以化學肥料、農業薄膜、農機及配件等農資為重點,集中查辦一批市場監管領域農資違法行為。在生產環節,嚴厲打擊新聞媒體曝光較多、投訴舉報較多的地區“黑作坊”“黑窩點”等生產環節違法違規行為;在銷售環節,重點打擊農村和城鄉結合部經營門店、網絡電商、網絡代購面向用戶直接兜售假劣農資、坑農害農違法行為;在流動銷售環節:緊盯流動商販、農資下鄉“忽悠團”、流竄式 “點對點”上門推銷假劣農資等違法行為。
在農資打假專項執法行動中,有四項違法行為被列為重點:質量違法行為,重點查處農資產品不符合國家標準、摻雜使假、虛標含量和養分、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等違法行為;廣告違法行為,重點查處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斷言和保證、對經濟效益分析、預測或者作保證性承諾內容的廣告違法行為;不正當競爭違法行為,重點查處仿冒企業名稱字號混淆、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等違法行為;知識產權違法行為,重點查處農資產品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假冒專利等違法行為。
吉林省市場監督管理廳要求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強整體統籌,做到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相統一,向中心任務聚焦、向瓶頸制約聚力、向質量改善聚心,在農資打假工作中彰顯擔當,保障專項行動有序推進,為糧食生產和農資產品質量保護提供有力支撐。
加大質量抽檢力度,強化對農資產品質量抽檢,提高對化肥產品生產銷售企業的抽檢力度。特別是對以往發現問題較多的企業和產品,要加大抽檢頻次,按照即抽、即檢、即報告、即處置的要求,做好抽檢與執法的協調配合,及時查處農資產品質量問題。
建立交叉互查聯動機制,采取“雙隨機”和“飛行檢查”方式開展農資產品質量案件檢查互查。省廳將采用“四不兩直”方式,適時對重點區域開展檢查,根據省級農資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適時組織市級執法部門異地執法、交叉互查,形成嚴管重處的高壓態勢。
提升舉報案件辦理效率,依托12315投訴舉報平臺、輿情監測等渠道,強化數據分析,深挖案源線索,迅速組織查辦。各地在受理社會公眾舉報經營主體或個人重大農資產品違法行為后,受理部門應嚴格為舉報人及舉報線索保密,舉報線索經查證屬實結案后,符合獎勵條件的,按照《吉林省市場監管領域重大違法行為舉報獎勵實施細則》給予舉報者相應的獎勵。
加強執法辦案協作,強化區域協作,對跨區域案件,加強線索通報和案件協調工作,形成一地辦案、多地協作聯合行動的格局。加強與公安、農業農村等部門的信息共享,通過聯合執法加強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常態化高效監管模式。及時總結報送,指定專人做好農資打假專項執法行動案件統計表和信息報送工作。按時間節點上報案件查辦情況,重要案件應及時報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