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方案》配套推出的首批重點創新政策之一,近日北京市商務局印發《關于鼓勵企業創新開展北京消費季促消費活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積極參與北京消費季并成效顯著的城市商業綜合體、限額以上線下實體零售企業和餐飲企業,給予資金支持,充分激發市場主體開展多樣化促消費活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進一步穩定和擴大消費。
在昨日市商務局召開的媒體通氣會上,市商務局二級巡視員薛海濤介紹,《通知》對當季度促消費投入金額超過200萬元的城市商業綜合體,根據當季度促消費投入金額、整體銷售額同比增量、客流同比增量,進行綜合評定,每個季度共獎勵20家積極參與北京消費季活動并成效顯著的城市商業綜合體,最高給予80萬元支持。
《通知》還發布了限額以上線下零售企業的支持政策,即對當季度商品零售額同比增幅不低于當季度本市商品零售額平均增幅,且當季度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量超過1000萬元的企業,給予資金獎勵。根據企業當季度商品零售額增量情況及申報情況,綜合評定五檔,最高給予100萬元支持。
《通知》提出,餐飲企業對當季度餐飲收入同比增幅不低于當季度本市餐飲收入平均增幅,且當季度餐飲收入同比增量超過500萬元的餐飲企業,給予資金獎勵。根據企業當季度營業額增量情況及申報情況,綜合評定五檔,最高給予50萬元支持。
薛海濤介紹,企業可在北京市商務局網站進行政策查閱,緊抓“金九銀十”消費旺季,積極參與北京消費季,創新開展促消費活動,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品質化消費需求。
另據了解,“2021北京消費季”作為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重點打造的品牌活動,自4月28日啟動以來,已累計開展北京首發節、夜京城、體育消費節、網絡直播大賽、智能消費節、信息消費節、親子節、文化旅游節、國際時尚節等商旅文體活動超2000余項,企業自主發放消費補貼超200億元,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較2019年同期增長10.4%,兩年平均增速為5.1%。全市52個重點商圈客流量約73億人次,同比增長26.4%。國慶節期間,市區將聯動開展“京選餐廳玩轉京潮”“京品潮牌拼時尚狂購節”等重點活動近40項,企業自主開展的促消費活動超230項,為消費者帶來多元消費體驗。
亮點
北京推出數字消費專項實施方案
9月27日,北京市召開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媒體通氣會,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顧瑾栩介紹了《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數字消費創新引領專項實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簡稱“《專項實施方案》”)主要內容。
顧瑾栩表示,《專項實施方案》實施期為五年,現已梳理首批重點項目14個,重點任務14項,已出臺政策3項,重點服務企業25家,完善了促消費活動清單,制定了數字消費創新引領工作組工作制度,形成“1+5+1”配套系列文件。力爭到2025年末,5G網絡建設規模持續擴大,千兆光網覆蓋率達到世界城市前列水平,數字消費設施保障基本完善;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數字消費產品和新興業態,加速集聚5G+8K產業生態,加大超高清視頻內容供給;培育1-2個國際領先的綜合型工業互聯網平臺和20個有全國影響力的行業、區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數字消費供給能力持續提升;集聚50家以上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數字消費總部企業,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成長性創新企業,數字消費科技賦能不斷增強;構建一批具有引領性和引擎性的數字消費新興業態,信息內容消費實現收入5000億元,數字消費產業集群初步形成,將北京建設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數字+”消費新范本和數字消費創新發展示范標桿。
豐臺瞄準首都商務消費新地標
豐臺區區委常委、副區長周新春介紹,豐臺區堅持“國際+國內”“傳統+新型”“商品+服務”“規模+品質”一體統籌,加強活力中心、高品質生活服務供給保障區與消費升級協同推進,積極打造國際時尚消費新空間、特色融合消費目的地、數字消費場景示范區,力爭成為首都商務消費新地標。
到2025年,力爭吸引國際國內品牌開設首店、創新店、旗艦店200家以上,培育形成1-2個具有全市風向標作用的特色消費地標,打造1-2家具有國際國內影響力的數字型消費平臺。發揮麗澤金融商務區、南中軸大紅門地區交通區位和空間增量優勢,引入消費品牌和文化休閑時尚元素,形成商業設施品質化、業態品牌時尚化、消費體驗多元化的“磁場”效應,打造首都兩大國際時尚消費新空間。
聚焦新發地農產品供應、花鄉花卉升級、豐臺站站城一體和河西生態休閑四大區域消費主題,培育具有豐臺標志的區域性特色消費中心。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豐臺園、方莊、馬家堡、花鄉奧萊、草橋-花卉大觀園等集商務、消費、文化、休閑于一體的城市活力中心,打造具有全市影響力和輻射力的活力消費節點。
昌平構建融合消費創新示范區
昌平區委常委、副區長楊仁全介紹,昌平區將突破傳統消費概念,將區域資源稟賦與商業業態全方位融合,打造新消費、新體驗、新場景,引領全域消費提質升級,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充分發揮“兩區”和中關村示范區政策疊加優勢,匯聚創新要素主動融入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布局,打造“數字+”“互聯網+”“回天+”等商業應用場景,重塑商業鏈條,構建新型消費模式。
昌平區發布“十大工程”,例如圍繞龍域、龍澤、龍德特色商圈,積極發展高品質夜間經濟,推出一批深夜食堂特色餐飲街區和精品夜市,打造回天地區“商圈+生活圈+夜經濟”消費重地。昌平區堅持全域開放,在充分挖掘昌平世界文化遺產魅力的同時,積極布局時尚消費元素,全方位對標高端消費和體驗消費群,打造消費新地標,提升昌平市場開放程度和國際化水平。
據悉,目前,全區各項重點工作正在積極有序推進。21個重點項目已開工17個,開工率達80%。國際研究型醫院提前完成主體結構封頂,公園悅府商業項目、合生匯項目分別完成總工程量的70%和40%,15萬平米首開G區商業項目啟動全面招商,陽光商廈“一店一策”改造項目年底前重張開業。昌平區將積極充分發揮“兩區”政策優勢,統籌推動“五子”協同聯動,圍繞集聚國際消費資源,優化國際消費服務,以大消費為統領,多元融合為新動能,全力推動商業、文旅、科教、體育、醫療、休閑等產業融合發展。
(記者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