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訊在剛剛結束的第四屆江蘇省“好西甜瓜”品鑒推介會上,揚子晚報此前報道過的“江蘇第一甜”西瓜,又斬獲中大果型和小果型兩個類型西瓜“瓜王”稱號。在江蘇省現代農業(西甜瓜)產業技術體系舉辦2022年度西甜瓜新品種現場觀摩推介會上,記者看到了100多個西瓜品種,一個比一個好看。這么多西瓜,怎么把“瓜王”選出來的呢?
推介會現場展示了一百多個西瓜、甜瓜優良新品種,包括98個在江蘇地區登記推廣的西甜瓜新品種、38個獲得2019-2022年度江蘇“好西(甜)瓜”品鑒推介的“好品種”以及57個江蘇地區自主選育的西甜瓜品種。這些瓜都是怎么獲得榮譽的?“西瓜不僅要甜,更要鮮。”羊杏平告訴記者,很多人喜歡吃甜度高的西瓜,認為甜度高的西瓜就是好西瓜,但在專家們的評判標準中,甜度只是其中的一個指標。“因為甜度是可以通過一些特定的肥料,來提高的。”羊杏平說,通過一些肥料,有些瓜的甜度可以打到14、15。但是在西瓜評選的競賽場上,如果西瓜的甜度超過12,評委就不會再加分了。“西瓜的作用,自古以來,除了甜,還要消暑解渴,”羊杏平說,“我們評判一個西瓜,要看它有沒有西瓜味,這個很重要。”西瓜要有西瓜的味道,這個標準,讓不少知名度很高的西瓜品種“落敗”。很多人在嘗過“瓜王”美都這個品種后,都說有“小時候的味道”。
但是,為什么同樣是“美都”,有些西瓜卻沒有“小時候的味道”呢?羊杏平也解釋說,由于目前種子的知識產權保護不到位,導致目前不少品種的西瓜,在市場上出現良莠不齊的狀況。所以,可能今天在浦口獲得“瓜王”的胡守興家庭農場吃到的西瓜是這樣一個味道,明天在大街上買的,就不是這個味了。那么浦口的這個西瓜,是怎么獲得“瓜王”的呢?作為評委之一的羊杏平說,其實決定命運的,就三個瓜。一個看外形,一個切開品嘗,另一個是如果第一個切開的瓜不熟,那么還有一個機會,可以再切一個。
浦口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李慧星告訴記者,近年來在江蘇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與各級推廣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由省科研院所研發的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模式在浦口落地,出現了像“蘇蜜系列”“遷麗系列”“蘇創系列”“海蜜系列”等一批受種植戶和消費者青睞的新品種,真正做到了“政產學研”一體化。(通訊員 徐建 李偉明 記者 徐媛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