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省醫保局、醫保服務中心印發《關于逐步推開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DIP)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從今年開始將在全省分階段逐步推開DIP付費工作。據了解,2020年三亞市入選全國DIP試點城市。國家醫保局要求各試點城市用1年至2年時間,將統籌地區醫保總額預算與點數法相結合,實現住院以按病種分值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支付方式。
《通知》就今年的階段安排和實施范圍進行了明確。《通知》要求,要加強定點醫療機構參保人住院醫療費用、醫保結算清單及病案等資料信息的審核、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對各定點醫療機構進行稽查審核,抽查原始病歷,對不據實上傳疾病名稱和手術名稱按規定病種結算的,對定點醫療機構通過分解住院、掛床住院、降低標準收住院、診斷升級、高套分值、超醫保支付范圍以及開具大檢查、大處方等不規范行為的,結算時當次住院費用視為違規費用,不納入結算,并視情節按有關規定處理。
同時,每半年或一年比照基線調查數據對DIP實施效果進行周期性評價,從醫保住院醫藥費用整體情況、資源使用的效率、醫療行為的改變、醫療質量的保證和參保患者的滿意度等進行綜合評價。
今年階段安排和實施范圍
試點定型階段。2022年,做實做細三亞市國家試點實際付費工作基礎上,形成住院按DIP付費、門診按人頭付費等多元復合支付方式格局,完善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體系,培育一支交叉學科人才團隊。
模擬運行階段。2022年1月開始,以省本級城鎮從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險年度住院發生的統籌基金總費用為預算總額(含生育醫療保險費用),抽取在海口省級公立醫院和海口市人民醫院結算清單,依托DIP付費國家試點系統平臺,由醫保服務中心與定點醫療機構開展模擬結算,在學中干、干中學,優化標準體系(病種分組)、磨合政策運行、透明成本結構。2022年一季度,文昌市、東方市結合準備情況,適時啟動模擬運行。其他未開展DRG、DIP付費試點市縣,可先啟動總額預算、加強結算清單質控、培養人才隊伍等準備工作,在省DIP付費平臺建成后啟動模擬運行。
實際付費階段。結合模擬階段暴露出來的問題,待各方條件成熟和專家評估后,進入實際付費階段,2024年底前實現全省所有市縣基本醫療保險住院按病種(組)付費全覆蓋。(記者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