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海南省新聞辦在海口召開禁塑典型案例新聞發布會。省生態環境廳、省市場監管局、省商務廳、省交通運輸廳、省郵政管理局等部門有關負責人通報了禁塑典型案例,并介紹禁塑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
省生態環境廳:推進整治方案
“禁塑令”自去年12月1日正式實施以來,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4月份海南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回潮反彈的現象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5月20日省禁塑辦印發《全省禁塑工作突出問題整治方案》,從5方面22項整治措施強化工作調度和統籌,切實推動難點堵點問題解決。截至目前,整治方案中22項措施有7項已基本完成,15項正在推進。
省市場監管局:立案3160宗,罰沒款522.1萬元
1月22日,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到海南旺樺源貿易有限公司檢查發現,該公司正在卸載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共1226箱,貨值18328元,執法人員當場對上述產品采取查封扣押措施。依據相關規定,該局責令當事人立即改正,對該公司作出沒收1226箱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頂格罰款100000元的行政處罰。截至8月25日,共出動執法人員55441人次,檢查各類經營主體95897戶次,立案3160宗,罰沒款522.1萬元,查扣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超過千萬個,涉案貨值超百萬元。
省商務廳:溯源查處、阻斷輸入通道
省商務廳針對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供應鏈,積極配合市場監督部門嚴厲打擊向我省銷售、供應不可降解塑料制品違規行為,溯源查處、阻斷輸入通道。
暢通替代品供應,組織農貿市場與省內14家禁塑替代品生產企業進行供需對接;同時,發揮行業協會作用組織2次企業供需對接;通過推動構建直供直銷渠道,推廣可降解塑料袋自助售賣設備,目前在全省12個市縣102家農貿市場投放了自助售賣機。通過組織競價、詢價活動,擇優推薦質量可靠企業,推動協會和農貿市場集中采購,起到了較好的提質降價作用;在海口市組織集中采購試點基礎上,全省有13個市縣111家農貿市場開展了集中采購。通過集中采購可降解塑料袋,銷售價格較經銷商價格約低20%。
省交通運輸廳:加強入島環節監管
今年以來,省交通運輸廳加強對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運輸入島環節的監管,全面防控和打擊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運輸入島違法行為。
7月14日起,由省海峽辦牽頭,聯合海口市交通港航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綜合行政執法局,對新海港、南港等瓊州海峽運輸入島通道開展為期5個月的專項整治工作。截至8月底,全省共開展聯合執法檢查71次,出動執法人員464人次,檢查企業186個,檢查貨運車輛209輛,檢查貨物2817件,立案15宗(其中,瓊州海峽輪渡運輸入島通道查處3宗,各市縣查處12宗),查獲違禁塑料制品2182箱126.3萬個。
省郵政管理局:不予收寄違禁塑制品
向主要寄遞企業全國總部發函,協調支持海南禁塑工作。督促企業總部落實企業總部責任,推動全國寄遞網絡對寄往海南的列入《名錄》內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不予收寄和運輸進入海南。結合《郵件快件包裝管理辦法》等貫徹落實,組織開展寄遞渠道禁塑工作執法檢查。
熱點問答
問:9月1日起,海南禁塑第二批名錄正式實施,將具有提攜功能的食品接觸日用塑料袋納入禁止范圍,為什么禁塑名錄要增加提攜功能的食品接觸日用塑料袋?
答:傳統滿足保鮮使用需求的保鮮袋均為平口,本身設計旨在滿足保鮮需求,而不用于提攜物品的需求。但市場上出現了將背心式食品接觸日用塑料袋或背心式保鮮袋用作購物袋的情況。為填補第一批名錄因轉移產品用途出現的漏洞,經征求相關各方意見,決定將具有提攜功能的食品接觸日用塑料袋(含保鮮袋)作為第二批禁止的產品。
問:目前海南針對網購一次性塑料制品有什么樣的監管措施?
答:省商務廳對電商平臺銷售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主要開展三項工作:及時向國內大的電商平臺推送海南禁塑的政策信息;推動平臺從交易規則層面限制向海南銷售《禁塑名錄》下產品;制定電商平臺禁塑管控措施,有效杜絕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從電商平臺銷往海南。截至目前,主要電商平臺自營業務已逐步落實禁塑要求,并向平臺內第三方商家推送了海南禁塑政策信息,正著手研究制定禁止向海南銷售禁止名錄內商品的相關規則和政策,電商禁塑工作正在穩步推進。
問:公民通信權受《郵政法》保護,郵政快遞領域可以實施禁塑監管的環節有哪些?
答: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非法檢查他人郵件快件。郵政快遞業配合落實禁塑工作要求,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還是在于源頭管控,一是抓好網購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源頭管理,抓好外省寄件環節工作落實。下一步將對主要品牌寄遞企業全國總部逐一協調督導,建立跨省協同機制,督導各品牌寄遞企業對寄往海南的列入《名錄》內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不予收寄和運輸進入海南;同時要加強事中事后監管,配合相關部門加強監督檢查,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予以處理或移送有關部門依法處理。(記者鐘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