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應急管理廳15日發布消息稱,廣東已于日前制定了《系統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風險工作方案》(簡稱《工作方案》),提出要全鏈條、系統化解決道路交通安全問題,以實現道路交通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和較大道路交通事故持續減少,并堅決防止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廣東省應急管理廳介紹,近年來,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形勢逐步向好,事故數與死亡人數連年“雙降”,近三年沒有發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但廣東道路交通事故總量較大,交通事故仍然是安全生產的“頭號殺手”。
記者了解到,《工作方案》圍繞“人、車、路、企、救”的18項突出風險,提出了55條防范措施。系統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風險工作要在2021年底前完成,其中廣州、清遠兩市要在落實《工作方案》上先行一步,拿出可復制、可推廣的試點經驗。
廣東省應急管理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道路交通涉及點多、線長、面廣,是各類風險聚集的重點領域之一。目前,廣東公路通車總里程超22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超1萬公里,機動車保有量超3300萬輛,駕駛人超4380萬人。
該負責人表示,針對交通安全問題,《工作方案》提出要利用智能化手段,及時預警、糾正不安全駕駛行為;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常態化開展“五大曝光行動”等10項措施,提高全民交通安全素質。
同時,《工作方案》要求對“兩客一危一重貨”重點車輛進行實時監控、智能預警,推行危運從業人員“安全碼”和旅行社用車“五不租”,落實網約車平臺公司承運人主體責任;并還明確將打擊非法改裝“百噸王”,清理“黑校車”,推行摩托車電動自行車戶籍化管理和“帶牌銷售”等28項措施,提升道路交通本質安全水平。
此外,在應急救援這最后一道防線上,《工作方案》提出要建立“四位一體”應急救援聯動機制,打通院前救治、院中急救的“綠色通道”,針對雨、雪、霧等惡劣天氣對交通出行帶來的不利影響,建立氣象監測預警與公安交管應急處置互通融合機制,形成惡劣天氣監測、預警、管控等工作閉環管理,盡最大努力減少人員傷亡。(記者 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