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哈爾濱8月17日電(記者范迎春)2023年,大連商品交易所(以下簡稱“大商所”)在黑龍江地區推出“銀期保”大豆種收專項項目,在以往“保險+期貨”項目基礎上系統性引入商業銀行和龍頭企業,為大豆種植業提供從種到賣全過程金融保障。項目在8個區域實施,合計面積33.24萬畝。受訪人士表示,“銀期保”較以往模式提高了保障水平,完善了服務機制,豐富了合作模式,形成了多層次全周期的支農合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打造“保險+期貨”的“升級版”
作為風險管理工具之一,期貨市場能夠通過價格和收益等保值功能對農業生產收益提供保護。但是,農業生產者參與期貨市場進行風險管理需要較強的專業知識、操作經驗以及資金保障,對普通農戶來說存在較大障礙。2016年,大商所首推“保險+期貨”模式,由農業生產者向保險公司購買收入保險等產品,保險公司通過向期貨公司購買場外期權衍生品轉移價格風險。相對于期貨市場,購買保險產品更易于被農戶理解和接受,形成了多方受益的閉環。
在“保險+期貨”基礎上,大商所2023年面向黑龍江地區推出“銀期保”大豆項目。前端加入了銀行,基于大豆遠期訂單和收入保險為投保主體提供貸款;后端引入龍頭企業,負責對投保種植地塊進行統一收割并入庫,按照參與各方共同確認的實際產量、約定價格向投保主體支付糧款,并代替有貸款農戶償還銀行貸款。這種模式有針對性地解決了種植戶春耕環節融資難的問題和秋收后行情不佳時售糧難的問題,成為“保險+期貨”的“優化升級版”。
記者在一份《北大荒集團牡丹江分公司八五五農場“銀期保”大豆種收專項合作框架協議》上看到,該項目有5方參與,分別是南華期貨、陽光農險、八五五農場、郵儲銀行密山支行、黑龍江省滿昌糧油加工有限公司。
陽光農業互助保險公司(簡稱陽光農險)農險業務部負責人李明波介紹,由于商業銀行和龍頭企業加入,“銀期保”形成了銀行提供信貸支持、保險保障種植收入、期貨轉移價格風險、龍頭企業保證糧食銷售的綜合性金融支農項目,種植戶參與積極性較高。
李明波介紹,陽光農險在北大荒集團鶴山農場、八五五農場承擔了3個“銀期保”大豆項目,合計面積12.13萬畝,其牽頭實施機構分別是建信期貨、中信期貨和南華期貨。“銀期保”大豆項目將風險保障由500元/畝提至最高720元/畝,保障水平較以往有較大提升;保費70元/畝,其中使用政策性大豆種植成本保險補貼30元/畝,大商所提供保費補貼40元/畝。
從種到賣整個過程一氣呵成
郵儲銀行黑龍江省分行三農金融事業部總經理姜濯介紹,北安市“銀期保”大豆項目由中糧期貨、太保財險、郵儲銀行黑河市分行和中糧貿易公司合作實施。總保費近400萬元,合作社自繳30%,大商所支持70%。銀行方面為投保主體北安市革命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提供了5100萬元的低息貸款,折合每畝680元。
姜濯表示,伴隨著農村土地流轉增多,出現很多種植大戶,他們普遍缺少足值的抵押物和擔保物,較難獲得銀行融資。而以往純信用貸款最高額度300萬元,無法滿足種植大戶需求。“銀期保”為金融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徑。由于有龍頭企業遠期收購訂單和收入保險作為質押,為貸款安全性提供了基本保障。即便出現減產或價格下跌等情形導致糧款不足以償還貸款,啟動收入保險理賠程序后,也可以補償賣糧收入,使資金鏈形成閉環。
而在“銀期保”項目推出之前,銀行面臨的一個難題是對貸款戶資金流向的掌握。尤其是在售糧環節,由于大豆價格波動頻繁,種糧主體往往根據市場變化選擇售糧時間和交易對象,使銀行對其實際生產經營情況和資金流向難以鎖定。在“銀期保”項目中,企業在大豆成熟后負責統一收割收購入庫,糧款優先用于償還銀行貸款,整個過程一氣呵成。
八五五農場第四管理區第11作業站站長楊雪松說,該作業站共有2.7萬畝耕地參與了“銀期保”大豆項目。在沒有增加負擔的前提下,種植戶享受到較高的風險保障。按照協議,大豆收獲后直接由龍頭企業收購,產量一目了然,也不存在虛報問題,減少了測產環節的壓力和工作量。
推動農險向保價格、保收入轉型
南華期貨黑龍江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銀期保”是金融機構聯合起來為投保農戶提供從種到賣全周期服務的創新之舉,在支持穩農增收和大豆產業振興過程中形成合力,期貨及衍生市場成為最終風險對沖的集散地。從服務的對象看,“銀期保”項目投保主體需要具備一定的規模。
北大荒集團鶴山農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佟北生表示,鶴山農場此前已連續4年參與大商所支持的“保險+期貨”項目。今年以來,農場響應上級號召繼續擴種大豆面積,共有7萬畝參加了“銀期保”項目。“銀期保”不僅使種植收益有了較好保障,在貸款、銷售等方面也都獲得了支持,后續將考慮擴大參保面積。
據介紹,鶴山農場7萬畝“銀期保”大豆項目分別由建信期貨和中信期貨牽頭,其中建信期貨牽頭部分承保面積4萬畝,中信期貨牽頭部分承保面積3萬畝,大商所提供保費補貼280萬元。
北安市革命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富強說,參與“銀期保”項目還有一個利好,就是大豆存儲到企業的倉庫之后,企業還給投保主體期限為兩個月的“二次點價權”,在保障投保主體基本收益基礎上,給予其享受大豆價格上漲收益的機會,有機會賣到更高的價格。
陽光農險九三中心支公司副總經理肖國峰表示,由于項目相較于傳統種植成本等保險提高了保險金額,擴寬了保障范圍,加上大商所保費補貼比例較高,種糧主體的投保意愿很高。在為農戶種植生產提供保障同時,保險公司利用期貨市場套期保值功能規避可能存在的巨額理賠風險,有助于保險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推動農業保險從保成本向保價格、保收入轉型。
(文章來源:新華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