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5月聚烯烴價格指數受到供給壓力和成本支撐減弱影響,呈現震蕩下行態勢。展望后市,在新增產能較少和成本端無主流矛盾的背景下,預計6-8月聚烯烴價格重心變化幅度不大。
首先從供應角度來看,5月我國PP和PE供應均有所增加,對于產量,PP月度產量環比增長6.4萬噸至259.65萬噸,PE微幅增長0.07萬噸至226.48萬噸。雖然兩種產品由于利潤不佳疊加傳統需求淡季的來臨,導致檢修損失量較4月均有增加,并且開工負荷率均有所下降,但是在5月仍有部分聚烯烴產能順利投產,從而使得產量整體上升,其中,PP產能增長約120萬噸,PE產能增長約55萬噸。
另從聚烯烴進口來看,4月PP和PE的進口量均較3月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海關總署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初級形狀的塑料進口數量環比上升了7.8%至214.7萬噸,側面反應聚烯烴進口較4月有所上升。因此,產量和進口雙增導致了5月的我國聚烯烴供應增量。
其次,從需求角度看,當前處于烯烴的傳統消費淡季,企業4月主動去庫存作用顯現,從社會庫存和貿易商庫存來看,5月庫存壓力不大,處于中等水平。分開來看,對于PE其下游開工率同比需求變化不大,環比有一定跌幅,PP其下游開工率環比走弱明顯。
從下游來看,數據顯示,PP最大的下游BOPP、塑編、注塑的開工率均有1至7個百分點不同程度的環比下降。由于這三大下游的終端消費涉及家電外包裝、家電外殼、房地產所需管材、汽車外殼、汽車燈具等等,因此PP需求和這地產、家電和汽車三大類行業有一定相關性。
從家電來看:電視、冰箱、空調等終端商品4月產量均表現為環比下降,降幅為7.9%、18.6%和11.7%。房地產行業進入一個相對成熟的發展階段,新開工面積以及房地產投資累計同比等數據展現出磨底特征,5月百城新建住宅價格表現為環比下跌0.01%。汽車行業雖然前期壓抑的需求得到釋放,5月產銷表現環比上升9.4%和10.3%,但是需求釋放仍顯不足,難以帶動整個聚烯烴需求。
對于PE,本身主要需求還是膜類,但目前已經進入傳統的農膜需求淡季,距離旺季還有一定距離,因此PE下游的PE膜和農膜開工率均有環比下降,尤其是農膜環比下降顯著,高達19個百分點,同比微幅下降1至2個百分點,總體呈現淡季偏淡的局面。
此外,再從成本端看,WTI原油主力合約5月均價較4月下降10%至71.43美元/桶,一方面原因是市場對全球經濟前景感到擔憂,從而影響全球石油需求,另一方面,美國債務上限危機可能帶來的影響令石油市場承壓。在當前聚烯烴行業利潤平均值處于盈虧平衡線的背景之下,原油價格對于聚烯烴價格走勢指引作用明顯,也因此導致了聚烯烴成本的托底重心向下,傳導至聚烯烴價格指數下跌。
展望未來,成本端,原油中短期之內沒有明顯的利多或利空事件發酵的跡象,根據卓創資訊國際能源研究中心結論,6、7、8月WTI原油期價或震蕩上行,但是上升空間有限,難以對聚烯烴市場產生趨勢性影響。從基本面角度分析,3個月內,PP較為確定的新投產產能為60萬噸,其余投產計劃均以觀望和考量利潤率來決定投產時間,但是進入季節性檢修季,或對沖掉部分新增產能壓力;PE暫時并沒有投產計劃,但預計檢修計劃足以對沖掉淡季的需求減量。因此,總體來看,聚烯烴供應端變化不大,而需求端依舊處于傳統的需求淡季,供需格局預計沒有明顯變化。反映到價格上,預計聚烯烴市場在9月之前呈現區間震蕩走勢,價格重心或難有明顯變化。
(文章來源:新華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