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銅價近期下跌的主要驅動在于一方面海外銀行業危機波瀾再起、衰退預期再次深化,另一方面在于國內經濟復蘇的不對稱性較強,宏觀數據的改善對于傳統領域需求的提振有限;倫銅近期持續交倉,與4月下旬相比目前已經增加2萬噸左右,根據年報與季報中對于海外平衡表的推演,在海外淺衰退以及國內進口月均27萬噸的假設下,海外過剩30萬噸左右,庫存的增加是過剩預期的兌現。銅精礦方面,截止上周五(5月5日)SMM進口銅精礦指數(周)報85.47美元/噸,較上期指數增加0.72美元/噸。盡管現在冶煉廠的原料庫存下降,但是并未到緊缺的程度,而且后續大量船只陸續到港補充貨源。據 SMM 調研, 2023 年 4 月電線電纜企業開工率為 85.53%,環比下降 1.53個百分點,同比增長 19.26 個百分點。預計 5 月銅電線電纜企業開工率為 86.82%,環比僅增長 1.29 個百分點,同比增長 10.96 個百分點。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中國 4 月未鍛軋銅及銅材進口量為 407293.5 噸,環比微落,同比下滑 12.5%。4 月銅精礦進口 210.3 萬噸,同比增長 11.6%, 1-4 月累計同比增長 6.3%。
供需面來看,原料端整體偏寬松;精銅供需維持在年內高位,伴隨著經濟復蘇放緩,銅消費也有所走弱,供需整體維持偏緊局面,但去庫節奏放緩。
中短期來看,高位震蕩的格局還在延續,但供應增加及宏觀面中性偏負面的背景或限制銅價反彈高度。總體上看銅市場因為庫存低仍然有一定支撐,但國外衰退預期國內復蘇緩慢影響銅反彈力度,銅價仍然處在區間震蕩之中,中長期關注突破方向。
(文章來源:銀河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