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市場投資者正在擔憂,眼下美國政府的債務上限僵局正朝著更危險的方向升級。
當地時間5月9日,美國眾議院議長凱文·麥卡錫在白宮就債務上限問題與總統拜登舉行會議后表示,這次會見并未就解決債務上限問題達成任何有益意見,自己和國會其他幾位黨團領袖將于12日再次與總統拜登會面。
(資料圖片)
據路透社消息,當地時間周二,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與國會眾議院議長、共和黨人麥卡錫進行談判,試圖打破兩黨圍繞美國31.4萬億美元債務上限問題長達三個月的僵局,避免在5月底之前發生嚴重違約。
報道稱,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民主黨人查克·舒默、參議院共和黨領袖米奇·麥康奈爾、眾議院民主黨領袖哈基姆杰·弗里斯也將參加此次會談。
之前市場預期,拜登與麥卡錫的此次談判達成協議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在談判前一日,麥康奈爾稱,在美國災難性違約迫在眉睫之際,他不會在債務上限問題上打破黨派僵局,去幫助總統拜登。這番言論無疑給此次談判潑了一盆冷水。
今年1月19日,美國債務總額超過債務上限。美國財政部次日啟動非常規舉措維持政府運營,避免出現債務違約。然而,使用非常規措施只能幫助財政部暫時性地繼續借款。
上周,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在致信國會領袖時發出了債務違約可能期限的警告,稱財政部的最佳估計是,若國會未能提高債務上限或暫停上限,到6月初,財政部將無法繼續履行政府的所有義務,最早可能在6月1日。
上月末,共和黨的債務上限問題相關議案在眾議院以微弱優勢得到通過。議案提出,到明年3月31日前,暫停債務上限的限制,若兩黨能在這一時限之前同意把債務上限再提高1.5萬億美元,則暫停時限作廢,但提高上限需要滿足多種削減開支的條件,共和黨預計未來十年內將合計削減4.5萬億美元政府開支。
但白宮在議案通過后很快表示,這一將削減支出和提高債務上限捆綁的議案沒機會成為立法。
上周日,耶倫再次警告,6月1日政府將耗盡現金,如國會不提高債務上限,可能爆發一場“憲法危機”,引發金融和經濟崩潰。
美國監管機構罕見“認錯”
針對美國銀行業危機,美國監管機構的第一份“認錯”報告披露。
當地時間5月8日,加州金融保護與創新部(DFPI)發布報告承認,未能在硅谷銀行倒閉之前向該行領導層施壓,要求其盡快解決已知問題。
DFPI在報告中批評稱,監管反應遲鈍,未能及時排查隱患,沒有及時注意到第一共和銀行、硅谷銀行在疫情期間發展過快,吸收了數千億美元的存款。同時,其工作人員也沒有意識到銀行過快擴張所帶來的風險。報告表示,銀行“在糾正監管機構已發現的缺陷方面行動遲緩,監管機構也沒有采取足夠措施去盡快解決問題”。
需要指出的是,美國銀行業的這一場危機風暴中,加州是名副其實的“震中”。除硅谷銀行以外,剛剛宣告倒閉的第一共和銀行也位于加州舊金山。此外,近期同樣遭遇嚴重沖擊、股價暴跌的西太平洋合眾銀行也位于加州洛杉磯。
根據DFPI最新發布的報告,在對硅谷銀行的監管工作中,DFPI發揮著輔助作用,而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承擔主要監督責任,后者未來可能會投入更多人員進行監督。DFPI在報告中稱,加州監管機構未來將對資產超過500億美元、且未納入保險的存款規模很高的銀行加強審查。
在硅谷銀行破產事件中,未納入保險的存款規模較高是促成銀行擠兌的關鍵因素之一。然而,報告指出,在過去,監管機構并未認定大量無保險存款一定意味著風險增加,因為擁有大量存款的賬戶往往是由企業客戶持有的,這些客戶往往很少更換銀行。該報告還表示,DFPI計劃要求銀行考慮如何管理社交媒體和實時提款帶來的風險,這些風險也可能加劇和加速銀行擠兌。
美國政府再度推遲戰略石油儲備回補計劃
5月9日周二,美國政府再度推遲美國戰略石油儲備的回補計劃。
美國能源部周二表示:美國戰略石油儲備(SPR)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儲備,能源部仍然致力于以一種為美國納稅人帶來最大價值并保護美國經濟和安全利益的方式回補SPR,同時遵守國會的授權并進行必要的維護——這些也是對該儲備進行良好管理的一部分。
美國能源部表示,除了直接采購外,其補充SPR的方式還包括要求一些煉油廠退回部分從SPR拿到的石油,并避免“不必要銷售”。
雖然該部門去年通過政府撥款法案取消了國會授權的約1.4億桶從SPR中進行的石油銷售,但過去幾周,SPR持續消耗150萬至200萬桶。盡管在3月底和本月初,WTI油價一度降至72美元/桶以下,曾一度短暫符合美國政府制定的在每桶67—72美元/桶時購入石油回補SPR的條件,但今年以來多數時候,WTI油價依然高于美國政府設定的條件。
油脂板塊間走勢分化明顯棕櫚油連續多日領漲
五一節后,油脂上演“大逆轉”,在節后開盤一度全線跌破前低支撐后,國內三大油脂期貨價格隨即反轉走高,增倉上行。三個交易日,豆油主力合約最高漲幅5%或372個點,棕櫚油主力合約最高漲幅8.3%或558個點,菜籽油主力合約最高漲幅7.1%或553個點。昨日,三大油脂價格集體回落,豆油率先回吐漲幅,棕櫚油抗跌。油脂品種間走勢有明顯分化,從板塊內強弱表現上來看,棕櫚油明顯強于菜油和豆油。
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到,此輪反轉過程中,市場風格不斷變化,領漲品種從豆油切換到棕櫚油,領漲月份從主力轉換到近月,反映了市場交易邏輯改變。
據光大期貨分析師侯雪玲介紹,五一餐飲業火爆,美團預測五一堂食訂座率同比2019年增長205%,市場對油脂消費預期樂觀,確認了油脂大消費基調,且認為節后油脂將迎來補庫需求。“因海關對大豆檢驗要求增加、檢驗頻度增加,大豆通過慢,供應壓力后移,市場擔憂豆油產量或不及預期,豆油累庫放慢甚至去庫。”侯雪玲表示,但隨后咨詢機構數據顯示大豆壓榨保持較高水平,豆油庫存加速攀升,豆油緊張邏輯證偽。
“受到需求表現不佳及后期大豆高到港帶來的累庫趨勢壓制,豆油整體一直是不溫不火;菜油整體受到需求難以消化供給的壓制,前期表現弱勢但在加拿大題材出現后反彈迅猛。相比之下,棕櫚油在產地及國內持續去庫的加持下,表現最為亮眼,也是本輪油脂上漲的領頭羊。”中信建投期貨分析師石麗紅表示,此次油脂反彈較為凌厲,棕櫚油連續幾日出現3%以上的漲幅,一點都不拖泥帶水,一定程度反應了前期超跌后的市場心態。
記者了解到,本輪反彈中連棕領漲,主要源于馬棕4月供需數據偏緊的預期。
上周五主要機構公布的數據顯示,馬棕4月產量不及預期,馬棕4月庫存環比可能大幅下降,進一步支撐了馬棕及連棕盤面的反彈。
據新湖期貨分析師陳燕杰介紹,4月馬棕出口環比顯著下降19%—20%,主因國際棕櫚油近期的價格優勢相比豆油及葵油大幅縮窄,導致國際需求減弱。
“前幾日彭博、路透預估4月馬棕產量130萬噸,環比幾乎持平。出口預估120萬噸,環比減少19%。庫存預估151萬—153萬噸,相比3月庫存167萬噸下降比較明顯。但上周五到周一,大華繼顯及MPOA給出的4月全月產量環比減幅更大,MPOA預估環比減8%。”陳燕杰表示,若產量預期兌現,4月馬棕庫存或僅140多萬噸,已經是歷史極低庫存水平,庫存環比減幅可能15%左右。
“4月馬棕產量偏低主要在于當月假期較多,工作日偏少。因馬來種植園的印尼工人要返鄉慶祝開齋節,通常開齋節當月馬棕產量環比數據有偏低傾向。今年印尼開齋節假期從4月19—25日,且隨后是國際勞動節假期,預計因此印尼工人返鄉偏慢導致當月產量環比降幅較往年更大。”陳燕杰說。
在業內人士看來,三個品種表現強弱與各自的國內外供需、消息面有直接關系,階段性的宏觀企穩及情緒修復也是此輪油脂反彈的重要前提。
“外圍市場尤其是美國經濟衰退及風險事件的擔憂情緒緩和,令原油及國內商品短期偏強,是國內油脂反彈的重要環境因素。”陳燕杰表示,上周五晚間公布的美國非農就業等數據全面超預期。此外,耶倫也在敦促國會提高聯邦債務上限。這些消息,從邊際上緩解了因美國銀行業危機、債務上限到期、短期較差經濟數據帶來的美國經濟低迷及衰退擔憂,國際原油隨之止跌回升。
陳燕杰認為,綜合宏觀環境(歐美經濟衰退預期、美國銀行業危機、美國債務上限等),考慮巴西大豆賣壓有所減輕但仍將持續、美豆新作目前播種順利、棕櫚油產地處于季節性增產季、歐洲新菜籽上市等因素,油脂本輪可定義為反彈。
上漲根基不牢業內人士不看好油脂反彈的持續性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因宏觀和基本面的壓制依然存在,受訪人士對油脂此輪反彈的持續性并不樂觀。
“從基本面來看,在油脂供應改善傾向較強的背景下,我們預期油脂很難具備持續的上行基礎,此輪超跌反彈或難持續太久。”石麗紅表示。
在侯雪玲看來,國內油脂需求好于2022年,但不及2021年,且5—6月是消費淡季,市場對于需求不宜過分樂觀。而從時間節點上來看,油脂整體也將進入增庫周期,在業內人士看來,進入增庫周期已是事實,這也將抑制油脂反彈空間。
對此,陳燕杰表示,從國際棕櫚油產地看,目前是季節性增產季,中期產地庫存趨向回升。但當前馬棕庫存很低,馬棕供需轉為充裕預計還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產地棕櫚油連續幾個月的去庫是建立在1—4月產量偏低的基礎上,但在倒掛的豆棕價差及主需求國高庫存帶來的并不算好的出口前景下,后續產地庫存累庫傾向較強。”石麗紅表示。
記者了解到,1—2月為棕櫚油傳統低產期,3月馬來西亞出現洪澇,4月下旬則有開齋節的擾亂,過去幾個月馬棕產量表現不佳導致了棕櫚油的連續去庫。然而,開齋節后棕櫚油一般有著超于正常季節性的產量表現。
“鑒于開齋節處于4月下旬,預計馬棕5月全月的產量環比增幅可能還會更高,這預計將為馬來西亞帶來顯著的累庫壓力,不利于產地報價及棕櫚油期價的持續上行。”石麗紅稱。
同樣,在侯雪玲看來,國內未來兩個月油脂市場累庫為主,大豆檢驗只影響大豆供給的節奏但不會消化供應壓力,根據船期初步推算,5—6月國內大豆月均到港950萬噸、油菜籽月均到港50多萬噸、油脂直接進口月均30多萬噸,那么油脂單月供應在230萬噸以上,超過了2021年5—6月220萬噸平均消費量。
“從國內油脂庫存走勢來看,國內菜油庫存從年初以來早就已經進入累庫狀態。截至5月5日,華東菜油庫存34.75萬噸,周比增19%,同比增75%。隨著巴西大豆到港帶來壓榨整體回升,豆油的累庫趨勢也已經比較明顯,截至5月5日,國內豆油商業庫存78.99萬噸,雖同比下滑,但周比增近10%,已連續三周累庫。后期從庫存季節性角度來看,整體累庫傾向也較為明顯。”石麗紅表示,目前唯一呈現庫存下滑的油脂是近月進口不太足的棕櫚油,但產地棕櫚油有望在開齋節后開啟累庫,帶來遠月棕櫚油進口利潤改善及新增買船。
在陳燕杰看來,增庫確實會限制油脂反彈空間,但國內油脂油料多數進口為主,成本端原料的供需及價格的變化對油脂行情的影響要更大一些。后期,市場需關注巴西大豆貼水是否進一步反彈,美豆新作面積預期,國際棕櫚油產地累庫情況及國際菜油葵油價格變化。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宏觀風險并沒有完全消散,全球經濟預期、美高利息對大宗商品需求傳導等影響或更大。
“在宏觀風險尚未釋放完全,市場隨時可能重新聚焦宏觀風險,且油脂整體供應改善的背景下,油脂并不具備持續性反彈的基礎,后期漲勢預計放緩。”石麗紅稱。
基于以上判斷,業內人士不看好油脂反彈的持續性和高度。在侯雪玲看來,每次反彈乏力都是空單入場機會,合約上建議選擇遠月合約,品種中首選豆油。待供需報告發布后可擇機考慮棕櫚油空單及菜棕價差做擴。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