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周二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月末,黃金儲備6592萬盎司,較上月增加80萬盎司,連續四個月增持黃金。
對于央行繼續增持黃金,星圖研究院研究員雒佑指出,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通脹預期在加強。美國1月通脹數據超出預期,美元指數、美債收益率紛紛上揚,市場恐慌預期提升,與美元掛鉤的黃金價格則走弱,這也給各國央行增持黃金提供了機會。
“鑒于通脹壓力,歐美央行官員態度依舊偏鷹,所以未來黃金價格上行的動力可能不足,比較好的狀態應該是偏強震蕩。具體金價的走勢以及后續(央行)是否增持還需觀察美國2月份的經濟數據。”他說。
【資料圖】
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補充道,央行連續多月增持黃金也是對外匯儲備資產結構優化的過程,具體來說,就是適度減持美債,代之以增持黃金等其他外匯資產。
他指出,自2013年底前后中國持有美債規模達到峰值后,中國對美債的持有規模就已呈現波動下行態勢,10年間降幅近34%,說明減持美債已成為一種長期趨勢。同期,我國外匯儲備中的黃金則由2013年末的408.35億美元,大幅增加至現在的1202.83億美元。
國家外匯管理局數據顯示,截至2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332億美元,比1月下降513億美元。
外管局在新聞稿中指出,外匯儲備下降主要受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影響。2月,受全球宏觀經濟數據、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預期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上漲,全球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下跌。
東方財富數據顯示,2月,美元指數上漲2.8%,主要貨幣中,美元對日元漲4.7%,歐元對美元跌2.6%,英鎊對美元跌2.4%,美元對人民幣漲3.0%。當月,美國三大股指道瓊斯工業指數、標準普爾500指數、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分別下跌4.2%、2.6%和1.1%
除了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動因素外,中國銀行高級研究員王有鑫還提到了兩個原因,一是,2月人民幣匯率逐漸回調,導致結匯意愿減弱,結匯時點延后,與此同時,售匯意愿有所增加,外匯市場凈供給減少。
二是,受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影響,國內金融市場波動有所加大,境外機構投資者配置人民幣資產的步伐有所放緩,2月,陸股通項下跨境資本凈流入金額僅為92.6億元,較1月的1412.9億元明顯回落。
“從單個月份來看,外匯儲備出現上下波動是正常現象,目前我國經濟復蘇逐漸加快,貿易順差依然保持較大規模,人民幣資產的長期吸引力較大,外匯儲備規模未來將保持基本穩定。”王有鑫說。
(文章來源: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