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資本市場將經歷涅槃重生,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速有望達5.1%,消費修復是主要動力。”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黃文濤2月22日在中信建投證券2023年度春季資本市場峰會上表示。
黃文濤認為,中國經濟的企穩回升和美聯儲貨幣政策的轉向是2023年投資邏輯主線。伴隨美聯儲加息周期結束和貨幣政策轉向寬松,以及中國經濟的復蘇回暖等,人民幣兌美元將呈走強態勢,部分2022年外流的資金亦將逐漸回至A股,2023年A股具備較強配置機遇。
黃文濤同時提到,黃金等貴金屬價格或迎來向上契機,國債目前已經接近配置區,科技創新等十大宏觀交易機會值得重點關注。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消費修復是經濟主動力
數據顯示,截至2月22日收盤,消費50自2023年以來上漲5.47%,2022年12月1日以來上漲10.67%。在黃文濤看來,防疫政策放松對服務業經營、人員流動、宏觀消費的復蘇均有積極推動作用,消費修復將是中國經濟回暖復蘇的最主要動力,預計我國第三產業GDP增速有望增至5.8%左右,社零增速或達約6.9%。
與消費復蘇相伴,地產領域也將邊際回暖。伴隨房地產政策的密集調整,地產對宏觀經濟拖累有望減弱。黃文濤預計,在支持政策密集落地下,房地產市場將漸有起色,地產銷售、開工、施工、竣工、投資等指標將有所回暖,帶動相關產業需求回暖,地產后周期大宗消費品的需求也將有所改善。
制造業拉動投資的作用增強同樣利好經濟的復蘇。2023年能源轉型、國產替代依然是產業升級的重要方向,電力設備、計算機、半導體等行業會繼續高于整體增速。
備受關注的基建方面,黃文濤認為,在穩增長的要求之下,即便地方政府性基金增速出現嚴重下滑,2023年仍有必要通過發債形式籌集資金進行項目建設以確保基建后續動能。由于2022年下半年資金增速出現較快收斂,2023年一季度末和二季度初的基建投資增速中樞可能會下移。同時由于基期抬高等因素,2023年基建投資增速的中樞預計會進一步下移。
值得注意的是,在外需走弱的背景下,中國出口增速在2022年四季度開始轉負,2023年上半年,全球經濟繼續放緩,出口或仍處于下滑趨勢中,全年出口增速中樞將較2022年明顯下滑。不過,黃文濤表示,出口增速的拐點或將于下半年出現。中國經濟復蘇較為穩定,歐洲和美國經濟數據表現好于市場預期,出現深度衰退的風險正在下降,一旦下半年幾大核心經濟體均度過本輪周期低點,全球經濟和外需或迎來邊際改善,出口增速或跟隨回暖。
CPI(消費者物價指數)方面,黃文濤預計CPI中樞將伴隨需求側的回暖小幅上行至2.5%,但豬、油共振難現,CPI漲幅難超預期。宏觀經濟形勢和消費需求回暖下,房租和各服務領域價格有望改善。2022年6月能繁母豬存欄增速均開始觸底回升,豬肉價格自2022年第四季度以來開始有觸頂回落跡象,預計2023年豬價漲幅有限。2022年原油均價100美元,2023年同比有望負增長。
PPI(生產價格指數)方面,黃文濤認為2023年大概率將前低后高,呈現“V”字走勢,全年中樞預計在–1.0%附近;通脹初期是利潤的加速器,下半年迎來利潤上行周期。2023年上半年,全球經濟增速預計進一步放緩,需求偏弱,大宗商品價格下行趨勢難以逆轉。下半年隨著中國經濟修復,價格環比有望小幅修復。根據EIA(電子工業協會)最新預測,2023年原油價格中樞在83.6美元/桶。
十大宏觀交易機會
“2023年全球最主要的兩大交易機會來自美債、黃金與中國經濟的復蘇。”黃文濤表示。
黃文濤認為,加息周期的切換是2023年全球宏觀主線之一,期待基本面走強帶來牛市較為困難,大類資產整體缺乏絕對機會。投資機會主要來自兩類:一是降息預期帶來的配置型機會,可關注屆時底部的美債和黃金;二是供給端彈性較小且能抵御需求下滑的部分商品,可關注原油的波段機會。
黃文濤強調,短期內美債利率在加息過程中仍有上行可能,無論是絕對收益率水平帶來的配置價值,還是未來趨勢回落的空間,都相對可觀。而貴金屬價格或迎來向上契機,美聯儲降息和地緣沖突是主要催化因素。
國內債券投資方面,黃文濤預計2023年10年期國債收益率波動區間在2.7%~3%,國債目前已經接近配置區。2023年收益率上行的動力來自經濟、地產和股市回暖,需警惕債市受資金緊張、交易負反饋等影響。同時,利率債市場交易機會有限;固有風險仍存,經濟緩慢復蘇,信用債市場風險仍在釋放中。
黃文濤看好A股的配置機會。2023年主要經濟體央行政策將出現不同變化,美聯儲貨幣政策由緊到松,日本央行政策由極度寬松向趨緊轉變,歐元區貨幣政策逐步收緊。三者將導致美元走弱,人民幣、歐元、日元走強。而伴隨人民幣的走強,部分2022年流失的資金將進一步回至中國資本市場,2023年回至A股的資產或高達4萬億元。
與此同時,中國政策的逐漸放松,也會催生相關領域的投資機會,比如,地產政策或于年內持續放松,地產產業鏈也將隨之迎來短期投資機會。隨著經濟的轉暖復蘇,消費行業最為受益;中國制造業,特別是高端制造業,同樣將迎來貫穿全年的投資機會。
此外,黃文濤認為2023年存在十大宏觀交易機會,分別為:一是經濟進入復蘇潮,權益資產表現更好;二是受益于政策支持與行業復蘇,地產鏈基礎鏈仍有利好兌現;三是PPI下行,利潤向中游制造業傾斜;四是經濟正常化,消費反彈潛力大;五是平臺經濟、教育與地產政策急轉彎,中美關系穩定,中國經濟復蘇,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港股2023年大有機會;六是長期備受關注的科技創新;七是美聯儲政策即將轉向,重點關注美債黃金;八是美元走弱和人民幣升值;九是地緣政治邊際影響趨緩,有利歐元和風險資產;十是日本央行寬松政策導向。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