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3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下稱文件)于2月13日發布,“保險+期貨”已連續8年被寫入報告。
文件指出要健全鄉村振興多元投入機制,其中為了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支農作用要優化“保險+期貨”。同時文件明確,全力抓好糧食生產,提到對大豆、玉米、小麥等農產品期貨品種充分發展的具體部署。這些都與相關農產品期貨息息相關。
2月14日,期貨市場開盤,玉米、豆油、豆二期貨主力合約開盤上漲,生豬、菜粕、花生期貨跟漲。A股開盤農業、農產品加工、農化制品板塊集體上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具體看來,文件提到要實施玉米單產提升工程。繼續提高小麥最低收購價,合理確定稻谷最低收購價,穩定稻谷補貼,完善農資保供穩價應對機制。健全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增加產糧大縣獎勵資金規模。
以及加力擴種大豆油料,深入推進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完善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實施好大豆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試點。統籌油菜綜合性扶持措施,推行稻油輪作,大力開發利用冬閑田種植油菜。深入實施飼用豆粕減量替代行動。
文件還提到,要加強糧食應急保障能力建設。強化儲備和購銷領域監管。落實生豬穩產保供省負總責,強化以能繁母豬為主的生豬產能調控。
以及完善棉花目標價格政策。繼續實施糖料蔗良種良法技術推廣補助政策。完善天然橡膠扶持政策。加強化肥等農資生產、儲運調控。發揮農產品國際貿易作用,深入實施農產品進口多元化戰略。
此外,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
根據文件,要將符合條件的鄉村振興項目納入地方政府債券支持范圍。支持以市場化方式設立鄉村振興基金。健全政府投資與金融、社會投入聯動機制,鼓勵將符合條件的項目打捆打包按規定由市場主體實施,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按市場化原則更多投向農業農村。
另外,還強調用好再貸款再貼現、差別化存款準備金、差異化金融監管和考核評估等政策,推動金融機構增加鄉村振興相關領域貸款投放,重點保障糧食安全信貸資金需求。引導信貸擔保業務向農業農村領域傾斜,發揮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作用。加強農業信用信息共享。加快農村信用社改革化險,推動村鎮銀行結構性重組。鼓勵發展漁業保險。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