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硅期貨期權工具的面世,將可有效對沖工業硅采購價格大幅波動的風險
“去年工業硅價格波動較大,的確給我們造成不小經營壓力。”一家民營有機硅加工企業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
(資料圖)
由于企業規模不大,其主要采取按需采購工業硅的操作模式,但一旦采購期間工業硅價格大漲,訂單利潤就會被大幅“吞噬”,甚至“賠本”。
他直言,業界有一種說法“成也工業硅,敗也工業硅”。因為下游企業利潤多少,完全就是“靠天吃飯”——只要工業硅采購期間價格走低,就賺得盆滿缽滿,反之工業硅價格大幅走高,只能“做一單賠一單”。
如今工業硅期貨期權工具的面世,將幫助此類企業有效對沖工業硅采購價格大幅波動的風險。
“兩家期貨公司找到我們,推薦了兩種價格風險對沖策略。一是買入套保,即針對每年需采購的工業硅規模,在期貨價格較低時買入多單,從而鎖定相對較低的工業硅買入價格,二是庫存套保,對企業每年工業硅備貨庫存做套期保值,規避價格劇烈波動所帶來的庫存估值損失。”上述有機硅加工企業負責人表示,這些策略值得嘗試,若套保效果達到預期可擴大套保占比。
除了期貨工具之外,一些此前參與鋁期貨套保的鋁合金加工企業也在與期貨公司溝通,如何在精準研判未來工業硅價格波動趨勢的情況下,通過賣出期權獲取相應權利金收入,用于補貼工業硅采購成本。
除了對沖工業硅原材料采購價格波動風險,工業硅期貨期權工具的面世,還有助于提升中國在工業硅全球貿易的定價話語權。
截至去年底,中國工業硅產能約占全球產能約78%,出口量則占全球貿易量約48%。但與此形成反差的是,當前全球工業硅貿易定價主要采用英國金屬導報、英國商品研究所等國際機構公布的價格指數定價模式,導致國內工業硅出口企業在貿易定價磋商環節缺乏話語權,無形間令自身利益受到影響。
一位期貨公司人士向記者透露,業界希望工業硅期貨期權能盡早實現對外開放,吸引更多海外現貨買家通過境內工業硅期貨期權市場采購工業硅,這樣不但能充分發揮期貨價格發現功能,更好捍衛中國工業硅出口企業利益,還有助于提升中國在工業硅領域的定價話語權。
助力工業硅生產企業平滑周期
國內工業硅生產呈現季節性與區域性特點。
“季節性主要是指南方地區水電資源比較豐富,當地工業硅生產企業會利用豐水期相對較低的電價進行季節性生產,枯水期部分裝置產能階段性閑置,令工業硅生產的季節性特點較大。區域性則指新疆、云南等地相繼出臺相關政策鼓勵硅基材料產業發展,加之當地電力價格相對較低,吸引大量企業落戶投資生產工業硅,令其生產呈現區域化特點。”一位工業硅生產企業人士透露。
而這種生產特點給工業硅銷售帶來了一定的壓力。
其進一步解釋,“豐水期各大工業硅生產企業開足馬力生產,令產能相對增多導致工業硅價格下跌,無形間攤薄了企業銷售壓力;加之某些地方政府積極支持硅基材料產業發展,導致部分區域產能擴張較快,對市場構成一定價格競爭壓力。”
除此之外,下游多晶硅價格波動劇烈,也影響到上游工業硅的價格走勢。
他指出,近期多晶硅價格有所回落,就拖累工業硅價格走低,也令工業硅生產企業利潤驟減。
在他看來,隨著工業硅期貨期權面世,工業硅生產企業就可以在價格偏高時做賣出套保,從而通過期貨市場鎖定較高的銷售利潤,平滑周期,令自身生產經營能力更加穩健。
一位期貨公司分析師透露,目前已接觸多家工業硅生產企業,均對參與工業硅期貨期權套期保值頗感興趣。“因為硅料企業生產往往具有投產周期長、能耗大、成本高等特點,若工業硅價格持續劇烈波動,對經營會有較大的沖擊。若能通過工業硅期貨期權市場鎖定銷售價格與銷售利潤,有利于穩定企業經營。”
此外,部分涉足工業硅出口的企業還希望,工業硅期貨期權產品能盡早對外開放,吸引海外買家通過期貨期權市場完成貿易采購,從而令交易定價更貼近市場實際供需關系變化。
盡管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工業硅出口國,但此前中國工業硅出口價格長期低于挪威、巴西等國。這背后,一是國內廣大工業硅出口企業體量不大,在國際采購商談判環節比較弱勢;二是由于現貨市場定價存在信息傳遞效率低、流動性低、交易不連續等問題,導致很多海外買家喜歡采用英國金屬導報、英國商品研究所等國際機構公布的價格指數定價模式,但后者未必反映工業硅市場真實供需關系變化,令國內工業硅生產出口企業不得不承受額外的價格折讓損失。
“若更多海外買家能通過國內工業硅期貨期權市場完成采購,就能更好地發揮期貨期權市場價格發現功能,令貿易雙方的交易定價更公允合理,更好捍衛各自利益。”上述期貨公司分析師指出。
對沖采購價格大幅波動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對下游鋁合金(新能源汽車制造主要材料)、多晶硅與有機硅企業而言,工業硅期貨期權的面世同樣是一大“福音”。
“這可以讓我們在對沖工業硅原材料采購價格波動風險方面有新的選擇。”一位下游多晶硅生產企業采購部負責人指出。在今年6月國內企業改良西門子法生產多晶硅后,目前工業硅在多晶硅生產成本結構的占比達到約39%,因此能否持續降低硅耗量(生產單位多晶硅耗費的硅量),對企業降本增效有著巨大意義。
在他看來,這一方面需要技術持續進步,另一方面則需企業能通過多種方式有效降低工業硅采購成本,進而顯著壓低光伏硅料的生產成本。
上述負責人透露,目前他們都是按年生產計劃向上游工業硅企業采購工業硅原料,但在實際操作環節,上游企業會提供工業硅交付量,但不約定交易價格。“因為他們擔心自己報價偏低,因此寧可等到交付前再根據市場價格制定最終交付價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通過工業硅期貨期權市場做買入套保,就能有效規避上游企業報價缺失與工業硅價格異常波動風險。”
此外,上下游企業時常在工業硅現貨貿易環節出現定價分歧,因此往往會簽訂一份含權貿易合同,若相關含權貿易條款所涉及的價格對賭,能通過期貨公司在工業硅期貨期權市場進行對沖,則能令這份貿易合同得到更順利實施,同樣保障貿易雙方利益。
不過,光靠單一期貨工具還不足以適應產業鏈的需要。除了期貨之外,企業還希望通過工業硅期權工具實現套期保值。
在運用期貨套期保值的過程中,由于工業硅價格大幅波動或令企業不得不追加期貨保證金滿足套保持倉要求,但這將使企業資金鏈壓力驟增。相比而言,若企業能使用工業硅期權產品,則能更靈活與更低成本地達到套期保值目標。
目前,一些鋁合金加工企業正與期貨公司溝通,如何在精準研判未來工業硅價格波動趨勢的情況下,通過賣出期權獲取相應權利金收入,用于補貼工業硅采購成本。
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會長趙家生指出,目前行業多數企業對工業硅期貨期權工具運用還不夠熟悉。近期,廣州期貨交易所與眾多期貨公司也在開展持續的培訓工作,令行業企業對期貨套保的認知越來越深。
在他看來,企業在使用工業硅期貨期權工具開展套期保值時,首先要熟悉交易規則,注意風險控制;其次要以自己的產品作為基礎,以套期保值的期現結合操作為主,通過期貨套保平滑收益率曲線,減少價格波動對穩定經營的影響。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劉譯陽則提醒,企業需注意期貨交易對象的特性。工業硅的生產具備較強的地域性(集群于電價較低的西北與西南地區)與季節性(西南地區水電資源豐水期與枯水期產能利用率差異較大)特點,在選擇期貨交割區域、交割時間、交割產品等因素時需要充分考慮客觀條件與自身需求,合理進行決策。
此外,其指出,工業硅上下游企業在利用期貨期權工具套保時,也要結合期貨工具特點合理制訂交易策略。第一,企業在利用期貨工具時,應該是以風險管理為核心理念,期現統一結算;第二,企業利用期貨工具時,應當和企業的生產經營計劃緊密結合同時,還要綜合考慮盤面基差情況,因為這會直接影響到套保實際成效;第三,在套保會計處理方面,企業財務人員需熟練掌握套保會計的相關規則。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