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花生價格持續下行,農戶種植收益萎縮,個別地區甚至出現種植虧損,致使2022年花生主產區農戶的種植意愿普遍下滑。2022年6月,陳季花生交易剛告一段落,遠月合約便早早啟動新季減產行情,目前在10000元/噸關口上方振蕩。
新季供給趨緊去庫周期開啟
2022/2023產季花生播種期及培育期,主產區屢屢出現極端天氣,“南旱北澇”狀況致使新季單產預估進一步下調。經多次調研取證,結合國糧信息中心歷史數據,筆者預計2022/2023產季全國范圍內花生果總產量下滑23.4%(樣本數量有限,存在一定統計誤差),總產量降至1440萬噸,減產幅度位于近10年偏高水平。
(資料圖)
海關數據顯示,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我國花生仁進口總量為58萬噸,上一產季同期為103萬噸,同比下滑44%。此外,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我國初榨花生油進口總量為16萬噸,上一產季同期為35萬噸,同比下滑54%。由此可見,2022/2023產季國內外供應均收緊,新一輪去庫周期已開啟。
壓榨利潤高位回落壓力顯現
自2022年春節后,國內豆粕供應出現緊缺,在飼用替代方面與花生粕產生較強聯動,花生粕價格節節攀升,至11月價格約2300元/噸,累計漲幅高達68%。另外,9月份在新季減產與雙節備貨影響下,新米上市價高開高走,一級花生油報價隨之走強,油廠榨利再度回歸歷史高位,新榨季初期油廠收購態度積極。
受疫情影響,四季度餐飲業植物油消費恢復不及預期,花生油價格上漲乏力。近期我國進口大豆到港預期恢復,國內豆粕緊張局面將得到緩解,花生粕替代行情或暫告一段落,花生近月行情階段性回調壓力顯現。
油廠收購尚可剛需補庫為主
今年中秋節后,國內規模油廠積極入市,但收購持續性有待考證。卓創數據顯示,2017/2018產季至2021/2022產季國內規模油廠到貨量依次為103萬噸、78萬噸、78萬噸、154萬噸、177萬噸。除去近兩年新開工生產線的正常需求,規模油廠收購量仍明顯增加,加上銷量下滑,預計2022/2023產季規模油廠整體庫存相對充裕。
從油廠收購角度看,在“不缺貨”前提下,相對高價的收購策略將提振來年種植意愿,起到“保價穩供”的效果,抬價搶收反而會刺激產區惜售挺價。在榨利下滑壓力下,油廠收購策略將以剛需補庫為主,若后市消費未見好轉,難有超預期收購動作出現,進而打壓中游貿易商投機性囤貨的積極性。
綜上,減產利多因素已將花生價格推至歷史高位,后市突破需消費回暖提振。如今下有供應收緊托底,上有消費偏淡施壓,突破動力不足,整體以振蕩行情對待。春節前仍處于規模油廠剛需補庫階段,目前主產區農戶余貨去庫節奏快于往年。短期看,下方支撐較強,油料米表現更有韌性,后市將進入上下游存量博弈的關鍵時期,建議持續關注產業庫存流轉進度,以及進口花生訂單情況。(作者單位:華融融達期貨)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