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旁聽了這起案件,還有法官宣講的典型案例,使我記住了森林防火的注意事項,我會向家人朋友宣傳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月8日,河南省信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與商城縣人民法院聯合組織開展全國生態日系列法治宣傳活動,通過巡回審判、發布典型案例等方式,開展生態環境保護普法活動。巡回審判后,一名村民對法院干警感慨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生態文明建設是廣大群眾需要共同參與的事業,每個人都是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建設者和受益者。6月2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決定將8月15日設立為全國生態日。為迎接首個全國生態日,各地政法機關積極開展相關普法活動,引導更多人積極參與到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行動中。
8月8日,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人民法院聯合縣人民檢察院、縣公安局組織干警前往高娃廣場開展普法宣傳活動,通過為群眾答疑解惑,熱情互動,切實增強了群眾參與環境保護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8月11日,陜西省西安市未央區人民法院未央宮法庭聯合未央區人民檢察院、未央區司法局草灘司法所等部門在轄區內渭河濕地公園開展了以“貫徹實施黃河保護法,攜手共護母親河”為主題的生態環境保護普法宣傳活動。
《法治日報》記者了解到,各地政法機關積極扛起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幫助廣大群眾提升環保法治意識,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走上法治化、規范化、可持續發展道路。
與此同時,部分地方還通過“以案說法”方式,組織群眾旁聽庭審,教育引導大家更好地尊法學法守法用法。
6月20日,湖北省宜昌市點軍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一起濫伐林木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在點軍區土城鄉三岔口村村委會公開開庭審理,點軍區人大代表、人民監督員、各行政執法單位工作人員及當地村民等100余人參與旁聽。庭審結束后,辦案檢察官及時發放宣傳手冊,向群眾講解濫伐林木、盜伐林木等行為對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以及可能受到的處罰,群眾紛紛表示深受啟發。
近日,山東省濱州市沾化區人民法院在套兒河邊公開宣判一起非法捕撈水產品案,被告人史某組織多名船戶使用禁用漁具“吸沙泵”捕撈“光滑河藍蛤”50多萬斤,被判處有期徒刑并支付生態修復費用。庭審現場引來眾多村民圍觀,這場公開宣判成為一堂生動且具有警示意義的法治宣傳教育課。
“目前,濱州法院已成立10家環境資源巡回法庭和司法修復基地,對環境資源案件開展巡回審判和相關普法工作,切實增強群眾的環保法治意識。”濱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環資庭庭長高國強告訴記者。
各地政法機關還深入開展“送法進機關”活動,大力宣傳生態環境保護相關法律知識,有效提升了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法治素養和執法水平。
近日,宜昌市司法局認真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推動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利湖泊局等相關職能單位制定落實年度普法責任清單,抓好與保護生態環境密切相關的重點法律法規宣傳活動;通過組織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專題述法會議、普法責任單位年度履職報告評議等“硬措施”,進一步促進領導干部提升法治理念、增強法治意識、提高法治素養。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周集鎮司法所開展送法進機關暨環境保護法宣傳活動,各村黨支部書記和鎮直單位黨員干部參加活動;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干警前往市生態環境局開展送法進機關暨《動漫說法》圖書進機關普法宣傳活動;河南省新鄉市延津縣人民檢察院檢察官走進新鄉市生態環境局延津分局為50余名工作人員開展法治宣講……
生態興則文明興。今年以來,政法機關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普法活動,進一步增強了廣大群眾的環保法治意識,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