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金融司法創新
(相關資料圖)
自2017年貴州省首個綠色金融法庭落戶以來,貴陽市觀山湖區人民法院積極強化黨建工作意識,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同司法工作深度融合,創新要素標準化、操作便捷化、全程多元化、裁判立體化、落實高效化“五化”機制,推動金融案件快立、快送、快調、快審、快執,優化轄區法治化營商環境。
據了解,目前,貴州金融城90%以上的金融總部已通過合同約定將案件管轄集中到觀山湖區,金融法庭法定期限內結案率100%、當庭裁判率95.96%、息訴服判率97.51%,平均審理時間、結案率排名在全省持續保持第一。
要素標準化操作便捷化
實現案件快立快送
金融法庭針對金融案件類似、量大的特點,將案件關鍵要素進行標準化提煉,形成審核樣本,并將要素審核樣本反饋至金融機構,金融機構按照同類案件相同要素要求上傳資料,節約大量核案時間,有效緩解了案多人少的突出矛盾。
同時,依托“貴州法院金融一體化平臺辦案系統”,法庭將涉訴信息錄入、訴狀生成上傳等關鍵立案要素操作權限下放至金融機構,金融機構直接通過電腦客戶端批量導入案件信息。辦案系統還可對案件信息進行分析,對要素相似的批量審批立案,實現立案和立案材料數據化同步進行,大幅縮短了立案時間。自2022年4月系統啟動以來,立案4167件,平均立案周期從3天縮減至1天。
金融法庭還通過12368平臺、專線電話、短信彩信、微信推送等電子送達方式,將訴訟文書精準推送至受送達人,形成“有網即送達”的便捷送達方式,有效解決傳統送達耗時長的問題。法庭成立以來完成送達近8萬人次,平均送達周期3天,較傳統送達周期節省了9天。
全程多元化裁判立體化
實現案件快調快審
加強日常調解對接。在法庭調解的基礎上,結合訴源治理、執源治理建強調解隊伍。在金融機構聚集區成立訴源治理工作站,聘請退休法官、律師擔任人民調解員,加強與金融法庭的訴調執調對接,積極參與立案前委派調解、立案后委托調解、訴訟中受邀參與調解。截至目前,在中信銀行貴陽分行信用卡中心設立訴源治理工作站,配備5名人民調解員,已成功調處金融糾紛案件1600余件。
完善庭前調解流程。由金融法庭與金融機構進行案件聯審,將能聯系被告且積極配合、主動提出停息掛賬、展期、分期申請的案件,由金融法庭派單,人民調解員接單“能調盡調”,強化工作對接。目前訴前、執前成功調解金融糾紛案件2000余件;優化訴中調解方法。實行立案后、庭審中、宣判前全過程訴訟調解。法庭成立以來,調解結案1810件,平均調解結案周期2天。
建立速裁審判機制。探索“標化速裁”機制,固化金融案件辦案流程,形成立案、質證、開庭、裁判文書一鍵生成的速裁機制,縮短審判周期。同時,創新訴訟誠信獎懲機制,對誠信當事人,一律優先調解、優先開庭、優先結案;對失信當事人一律依法訓誡、懲處,并在強制執行階段加速失信行為的認定,倒逼當事人減少司法對抗,助推案件快辦快結。截至目前,共對1636起案件中失信訴訟當事人進行懲戒。
多措并舉促落實高效化
實現案件快速執行
專門機構抓落實。針對執行局執行排隊時間長、案件辦理分散、辦案周期長等矛盾,在金融法庭成立專門的金融類案件執行大隊,由一名法官專任執行法官,把控執行案件質量,對需要強制執行的案件,帶領執行力量精準高效開展執行。對有變相非法放貸等各類違法金融活動的,及時移送公安機關。截至目前,金融類裁判文書執行時間整體縮短至90天。
精準分類抓落實。制定“快速執行”方案精準化開展執行。對于案件標的額在5萬元以下的,對被執行人采取賬戶凍結和限制高消費的措施;標的額在5萬元以上的,依法快速查封賬戶、房屋、車輛、限制高消費、納入失信名單等倒逼被執行人主動履行義務。截至目前,執行到位資金6億余元。
借助外力抓落實。通過向社會購買服務方式,將文書送達、卷宗整理歸檔等輔助性工作外包給有資質企業。通過競標方式選定法拍機構,對被執行人名下房屋等財產進行拍賣等輔助性工作,讓執行法官騰出更多時間,真正用于執行研判。截至目前,服務團隊整理歸檔執行卷宗5300余件,輔助拍賣財產成交150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