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萬靜
信用是市場經濟的通行證,在完善市場經濟體制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記者近日從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獲悉,自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上線以來,已歸集企業信息54.7億條,累計訪問量達3000億次,日均訪問量超過了1億次,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
據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市場監管總局自建立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以來,依法歸集公示全量經營主體的登記注冊、年度報告、行政許可、行政處罰、抽查檢查等信息;建立了經營異常名錄、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管理制度,協同推進失信聯合懲戒,使失信者、失信企業“一處失信、處處受限”;完善了經營主體的權益保護機制,實施信用修復,鼓勵自我糾錯、重塑信用。
截至今年2月底,市場監管總局已提前停止公示行政處罰信息43.6萬條,累計移出經營異常名錄287萬條、恢復個體工商戶正常記載狀態984.7萬戶。
此外市場監管總局還全面推進隨機抽查監管,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常態化,取代日常監管原有的巡查制和隨意檢查,加快推動形成權責明確、公平公正、精準高效的監管體系;實行信用風險分類管理,按照經營主體信用狀況采取差異化的監管措施,對信用好、風險較低的,合理設置抽查比例和頻次,對違法失信、風險較高的,加大抽查力度,依法依規實行嚴格監管,增強了監管的靶向性和精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