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癌癥早篩查,健康常相伴。
4月15日是全國抗癌日,今年的主題是“癌癥防治 全面行動——全人群 全周期 全社會”,旨在積極倡導每個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貫徹癌癥三級預防原則,積極參加早癌篩查,樹立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的大健康理念,實現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降低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生命滙作為高端醫療健康服務行業的代表,積極發揮企業優勢,為客戶提供優質健康管理的同時,通過科學篩查的方式,助力客戶降低患癌風險。
每分鐘7例確診
如何減輕“沉重的負擔”?
根據國家癌癥中心于2022年發布的中國最新癌癥報告《2016年中國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顯示,目前中國惡性腫瘤發病率位居世界中等偏上水平,癌癥實際負擔沉重。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2016
本次報告覆蓋約3.8億人,占中國總人口的27.6%。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新發惡性腫瘤病例共計406.4萬例,因惡性腫瘤死亡的人數約為241.35萬人,即平均每分鐘就有7例確診,每天近6600人死亡。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發病率在80歲時達到峰值。
生命滙專家指出:腫瘤是一種年齡相關性疾病。近年來各類腫瘤的發病率與日俱增,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源不是環境污染等外界因素,而是因為人類越來越長壽,活到了腫瘤高發的年齡。很多癌癥早期幾乎沒有癥狀,患者出現明顯癥狀后才就診,往往都已處于中晚期階段,治療難度極大。因此,我們要讓癌癥早篩成為健康管理的一種習慣,避免背上“沉重的負擔”。
多維度檢測
為健康贏得“先”機
為了應對癌癥的挑戰,我國已經建立了三級防控體系。在二級防控中,癌癥早篩是最關鍵的一環。生命滙專家提醒:定期篩查可以盡早發現腫瘤相關危險因素,及時治療干預;對已經發生的腫瘤,也可以及時治療,避免疾病進展。建議40歲以上男性、35歲以上女性每年做一次常規檢測和腫瘤篩查。
生命滙為客戶提供多種癌癥早篩手段,可以從不同維度進行全面檢測,提高早期癌癥的檢出率。
1 ctDNA甲基化腫瘤風險指數評估
覆蓋中國人常見的20+種發病率、死亡率最高的腫瘤,通過國際癌癥和腫瘤基因圖譜數據庫分析,比傳統手段提前3~5年發現腫瘤風險。
2 血液腫瘤標記物檢查
早期檢測癌癥的重要手段之一,對于醫生用于診斷腫瘤或者判斷腫瘤的預后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3 超聲檢查
利用彩色多普勒成像技術,可清晰地發現包括肝膽、男性前列腺、女性乳腺及生殖系統等全身大多數組織是否有腫塊及病變。
4 綜合免疫檢測評估技術
評估T細胞總體功能、CD8+T細胞功能、NK細胞功能、γδT細胞功能四大類別46項檢測指標,檢測評估機體能否建立足夠的免疫屏障,評判細胞的防御、監視及自我調控能力。
癌癥防控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政府、醫療機構、社會組織等多方共同參與。生命滙幫助客戶科學篩查、積極預防癌癥,相信隨著惡性腫瘤早篩的普及和癌癥治療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人類戰勝癌癥指日可待。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