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今日熱點 > 社會與法 > 正文

    法治力量守護“花世界”“林海洋”

    2023-04-11 08:23:39    來源:法治日報-法治網    

    □ 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地區和項目巡禮

    “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過去這里一片荒僻苦寒。

    “河的源頭、云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如今這里到處郁郁蔥蔥。


    【資料圖】

    一代代塞罕壩人薪火相傳,變茫?;脑瓰槿斯ち趾?,筑起為京津阻沙涵水的“綠色長城”,也鑄就了塞罕壩精神。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正是塞罕壩精神的發源地。

    作為首都生態護城河建設的重要節點,圍場縣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以生態法治建設為引領,堅持法治保障、生態優先、綠色發展。2022年11月,該縣“法治引領保障生態文明建設”被命名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項目”。

    “圍場切實扛起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生態環境支撐區建設的重大責任,通過構建生態文明法治化體系,走出一條法治護航、綠色發展的強縣富民之路?!眹鷪隹h委書記劉洋對《法治日報》記者說。

    形成完整生態法治建設體系

    圍場縣位于河北省最北部,距北京直線距離177公里,是河北面積最大的縣,也是“三北”防護林體系、首都周圍綠化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塞罕壩機械林場位于縣域最北部。治沙造林、綠色崛起的征程中,圍場始終是塞罕壩生態建設的參與者,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理念的踐行者。

    2019年1月,圍場縣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自治條例》,其中將“生態文明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專設一章,明確堅持生態立縣,并對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科學合理開發自然資源、保護改善生態環境等內容作出原則性規定。

    圖為圍場縣組織開展普法活動,大力宣傳生態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 圍場縣委政法委供圖

    圍場縣著力強化生態立法,將“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作為立縣之本。該縣制定單行條例4部,參與起草《河北省塞罕壩森林草原防火條例》和《承德市灤河武烈河保護條例》,先后制定出臺《生態建設十年規劃綱要》《關于禁止野外用火的決定》以及生態環境損害賠償、修復等規范性文件40多個。

    同時,圍場縣科學細化森林、草原、濕地、河流等生態保護紅線,形成完整的生態法治建設體系,營造出造林有獎、防火有責、污染防治有舉措、損壞生態有處罰的良好法治環境。

    在工作中,圍場縣嚴格落實黨政負責人生態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將生態環境領域法律法規列入黨政領導干部培訓計劃,細化指標任務,明確部門職責,加大督導考核和責任審計力度,促進生態法治建設指標任務全面落實。

    強化綜合執法從嚴打擊監管

    230個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項目被“一票否決”,位列“承德市工業五十強”的納稅大戶化工廠徹底關停,300多家小淀粉加工企業全部取締,120余家環保不達標企業被依法關停……

    圍場縣堅持落實重大生態環境決策法制審核和風險評估制度,明確相關項目“對生態有破壞、對環境有影響的一律不上,不符合集約用地要求的一律不上,達不到節能環保要求的一律不上”。

    圍場縣積極推行生態環境領域綜合行政執法,在生態環境領域成立6個縣直綜合執法隊和37個鄉鎮綜合執法隊,優先配強執法力量、加大執法力度,建立公安、生態環境等部門和鄉鎮聯合執法機制,跨部門、跨鄉鎮開展聯合執法和集中專項整治。

    同時,圍場縣推出生態環境管護網格化云端管理系統,指揮中心24小時值守,實現河流、礦山、林草重點部位視頻全覆蓋,切實做到違法現象早發現、早打擊、早治理。該縣還聘用3000余名生態管護員,實現線下監管全覆蓋。5年來,該縣共受理查處各類涉林案件501起,減少損失1.5億元。

    通過成立塞罕壩綜合行政執法隊、設立生態環境巡回法庭、全面推行“林長制”“河湖長+檢察長”等工作機制,圍場縣堅持以更嚴的法紀管控生態環境,精準有效地預防破壞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的發生。

    圍場縣健全完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機制,落實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制度,打造人防、技防、物防相結合的一體化生態環境資源管護體系,創下塞罕壩及周邊鄉鎮造林至今60年無火災的紀錄。

    堅持普治并舉提升環保意識

    為了守護造林成果,圍場縣四合永鎮雷字村安排16位居民組組長負責各組林地管護任務。但因管理松散,盜伐現象偶有發生。作為承德市率先推行林長制的村莊,轄區派出所民警、鎮林業站技術員積極參與森林資源管護,定期入村開展法治宣傳、技術培訓,共護綠水青山、共建生態家園,逐漸成為村民共識。

    綠色發展離不開有力的法律服務和法治保障。圍場縣成立生態環境領域法治宣傳教育領導小組,嚴格落實普法責任制,創新普法宣傳形式,構建起覆蓋縣、鄉、村的普法網絡。

    除了在當地電視臺、新媒體平臺等開設生態環境普法專欄,利用微信群、短視頻、農村大喇叭開展以案說法、法律風險告知、法律常識宣傳等外,圍場縣抓住“關鍵少數”,開辦環保夜校、綠色生態大講堂、庭院黨課,著力培養提升領導干部的法治思維、環保意識。

    2021年7月,圍場縣首期“環保夜?!遍_班,定期組織干部利用八小時以外時間集中學習,面向縣鄉村三級干部開展生態文明專題培訓。2022年3月,“環保夜?!崩^續下沉,在37個鄉鎮開設“環保夜?!闭n堂,每晚利用一小時時間集中學習,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法治意識成為全縣領導干部必修課。

    圍場縣堅持“普治并舉”,大力宣傳生態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提高群眾依法保護生態環境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打造集普法宣傳、人民調解、法律援助于一體,縣鄉村三級貫通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實現村級法律顧問全覆蓋,有效化解生態環境糾紛2300多起。5年來,該縣毀林開荒、盜伐林木等破壞生態行為減少了80%以上。

    記者手記

    圍場縣目前有林地面積達816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達60.25%,水源地和出境斷面水質達標率100%,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持續全國領先,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和“華北綠肺”。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通過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強化法治保障,圍場縣生態建設取得跨越式發展,極大促進了生態安全、綠色發展,成為河北省首個擁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兩項殊榮的縣,為京津筑起一道阻沙源、涵水源的天然防護屏障,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關鍵詞:

    上一篇:安慶公安創新舉措為企辦實事助發展
    下一篇:最后一頁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图片二区|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播放|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导航|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app|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 中文字幕第一页亚洲|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偷拍女厕 | 在线视频亚洲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AV三区| 国产亚洲女在线线精品| 亚洲高清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线路一在线观看| 久久影院亚洲一区|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观看|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秋霞| 337p欧洲亚洲大胆艺术| 亚洲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9966| 亚洲欧洲免费无码| 国产亚洲Av综合人人澡精品| 亚洲国产一级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射精日| 亚洲AV日韩AV鸥美在线观看| 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5卡6卡| 99亚洲男女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手机在线| 亚洲日韩av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深夜天堂|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免费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