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徐鵬
記者近日從青海省檢察院獲悉,2022年以來,全省檢察機關堅持依法能動履職,主動將辦案職能向社會治理領域延伸,以檢察建議為抓手推動訴源治理法治化、現代化,著力提升檢察建議服務社會治理大格局的綜合效果。
為促進職務犯罪訴源治理,青海檢察機關就辦理的職務犯罪案件,進行“靶向治療”,聚焦腐敗問題標本兼治,有效預防違法違紀問題發生。西寧市城西區人民檢察院就辦理的市信保集團原董事長易某某涉嫌受賄罪、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罪一案,向該公司發出社會治理檢察建議。檢察建議全面分析該公司在國有企業治理及預防職務犯罪方面存在的問題,并結合現代公司治理就完善企業制度、不良資產清收等提出詳細建議,對該公司管理經營給予積極幫助。
青海檢察機關還就辦案中發現的行業治理問題向相關部門發出檢察建議,督促和幫助有關職能部門強化監管及風險隱患排查整治,與相關部門協同形成合力,實現以“我管”促“都管”。青海省檢察院深入分析近年來全省辦理的信用卡詐騙和騙取貸款犯罪情況,向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青海監管局發出檢察建議,指出銀行內部監督管理方面存在的七大問題,并提出了九條檢察建議。青海銀保監局組織全省銀行機構開展專項排查,抽查資產約295億元,核查出主要問題9個,并對違規違紀人員進行問責。
同時,聚焦公共利益訴源治理。青海檢察機關通過檢察建議參與訴源治理,注重維護人民群眾的公共利益、紓解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充分發揮檢察建議的社會治理功能。
面對危險駕駛案件逐年遞增的趨勢,青海省檢察院就危險駕駛案件辦理及酒(醉)駕預防問題向青海省公安廳發出檢察建議,青海省公安廳黨委高度重視,積極采取強化制度建設、加強警示宣傳教育、強化鑒定機構建設等措施防范管理漏洞,強化源頭治理,與檢察機關共同形成執法司法合力,維護道路公共安全及人民群眾生命健康。西寧市大通縣人民檢察院就辦理的重大責任事故案、重大勞動安全事故案發現的企業安全生產及監管機構監管缺位問題,向縣應急管理局發出檢察建議,督促其加強宣傳教育、監督企業完善安全生產措施并強化日常監管。
2022年,青海檢察機關共發出檢察建議2659份,比上年增加979份,同比上升58.3個百分點。收到回復2412份,回復率90.7%,比上年同比上升17.4個百分點,已回復的檢察建議采納2410份,采納率99.9%,比上年同比上升2.3個百分點。其中包含社會治理檢察建議393份,比上年增加196份,同比上升99.5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