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民調顯示:半數市民滿意本地公共服務
8月25日,廣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發布民調報告顯示,本地公共服務獲半數市民滿意。該報告根據廣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近年開展的相關民調,圍繞公共交通、醫療、教育、養老及新聞傳播等本地公共服務狀況,分析市民近年的評價變化,并比較不同人群的評價特點。
醫療教育滿意度漲幅差距大
民調報告顯示,廣州市民對本地公共服務狀況給予肯定評價,2021年各項服務的滿意度基本超過五成,即有半數以上受訪市民表示不同程度滿意。
具體來看,公共交通服務評價最高,滿意度突破八成,達83%,連續五年在各項服務事項滿意度中高居首位。其次是新聞傳播,滿意度為75%。
醫療、教育及養老等三項與市民生活密切相關、最受關注的公共服務,近年評價變化趨勢呈現顯著差異。其中,醫療服務滿意度五年累計上升22個百分點,從2017年的42%升至2021年的64%,不滿意度則由22%降至12%。教育服務評價近五年改善不大,滿意度剛過五成,為54%,低于醫療服務10個百分點;而五年前,教育服務評價滿意度高出醫療服務8個百分點。養老服務的滿意度近五年來上升了7個百分點,由剛過四成升至接近五成,為48%。
具體來看,在教育服務方面,44%的市民認為教育費用“貴”或“比較貴”,49%的中小學家長表示教育費用令家庭“負擔大”或“較大”;在家長看來,孩子能“讀上書”基本不成問題,但是教學質量好、收費低、離家近的學校還是少,難以滿足孩子在家門口讀到好學校的需求和期盼。
在養老服務方面,近年廣州大力推動建設一站式的社區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符合市民在家門口養老的需求,獲得96%的受訪市民贊成。但與醫療、教育服務不同,養老服務起步相對較晚,基礎薄弱,在老齡化的背景下,市民對相關工作評價不高,養老服務現狀與市民期盼仍有較大差距。
周邊外圍城區居民評價改善
從廣州不同城區來看,各城區居民對醫療服務的評價均有明顯改善,白云、黃埔、番禺等周邊城區較突出,滿意度五年來上升26個百分點,其他城區上升20個百分點左右。
對于養老服務和教育服務的評價,白云、黃埔、番禺等周邊城區居民的評價有不同程度改善。五年前,這些周邊城區相關評價滿意度相對低于其他城區;到了2021年,滿意度則與其他城區差別不大。
南沙、增城、花都、從化等外圍城區居民對公共交通服務的評價改善明顯,滿意度大幅上升21個百分點至80%,與周邊城區基本持平。五年前,外圍城區相關評價滿意度明顯落后周邊城區12個百分點。
從不同年齡人群來看,對公共交通服務,61歲及以上的老年人評價最好,滿意度達93%,但老年人對醫療服務評價居后。近年本地醫院增設自助服務設施,逐漸取代人工服務窗口。民調顯示,多達51%的受訪者表示“看病前要網上預約掛號”讓部分老年人看病難度增加。(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郭思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