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門法院主動延伸審判職能,依托已經建立的社會網格化管理體系,精準定位法院在調處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穩定工作中的職責,推動力量下沉,重心下移,服務下傾,結合“無訟社區創建”活動,建立法官進網格長效機制,實現司法職能與基層網格化社會治理精準對接,切實將法官進網格機制優勢積極轉化為訴源治理矛盾糾紛化解前移的社會治理效能。今年一季度,參與轄區聯防聯控100余人次,檢查23家企業復工復產,通報網格涉案數109件,參與排查風險點23個,成功化解糾紛39件。
全面對接基層網格。該院加強組織領導,堅持院部統籌、部門實施、內外聯動的理念,按“一村一站、一員多格”標準,由 8名院領導掛鉤11個園區街鎮,指導、協調掛鉤園區街鎮的法官進網格工作,深入基層研判社會矛盾易發領域。88名員額法官、法官助理下沉一線,進網入格,共掛鉤7個審務工作站,每人聯系3-5個村居,定點對接全區網格員,發揮“鐵腳板”作用深入矛盾源頭治理。
確定網格法官工作職責。在各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內,均公示網格法官姓名、聯系方式及職責清單,明確指導糾紛排查化解,法律宣傳、業務培訓、提出司法建議等服務職責。網格法官做到三個必到:網格重要議事需求必到、突發事件發生必到、較大糾紛化解必到。并密切關注當前社會矛盾糾紛的新動向新特點,“零距離”傾聽訴求,全面排查掌握各類涉疫糾紛、涉企矛盾、社會面矛盾和各類苗頭隱患,最大限度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化解在當地、化解在萌芽狀態。
建立“月聯系、季排查”制度。網格法官參與矛盾排查過程中,依托“日報告、周研判、月評估、季分析”風險預測機制,每月至少一次與網格長、網格員碰頭會商,研判轄區安全穩定形勢,及時發現各類重大風險隱患,定期走訪中天鋼鐵等重點駐點企業,全面了解專屬網格對優化營商環境的司法需求,指導解決企業面臨的風險。盡最大限度把矛盾化解在源頭、解決在基層,切實打通服務轄區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精準服務,集中研判。該院立案庭對提起訴訟的各類案件第一時間與網格法官對接,引導當事人通過非訴方式訴前調解,將案件分流至網格調解工作室、審務工作站,借力網格協同調解。審、執部門聯系網格員參與送達、調查、提供線索、息訪等工作。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網格法官依托微信群等方式,開展好線上服務,指導網格員落實好安全穩定的各項措施。大力開展家門口式訴訟服務、普法宣講、巡回審判,指導開展人民調解,進行司法確認,實現社區治理前端和法院解紛終端的無縫對接。
下階段,該院將進一步發揮“法官進網格”工作效能,聚集網格化社會治理的強大合力,構建起“資源共享、分層遞進、合力解紛”的多元解紛模式,為社會綜合治理注入強勁司法動能,提高執法辦案質效。(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