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感謝法官照顧我們工作時間安排,加班開庭,這下好了,參加一次庭審就解決了糾紛,真是高效方便!”庭審結束后,手拿調解書的原告毛某說。6月3日晚7點半,北京豐臺法院外事法庭內,隨著雙方當事人在調解書上簽字確認,又一起“夜間庭審”案件圓滿調解成功。這是立案庭(訴訟服務中心)副庭長舒翔今年開的第8個夜間庭審。
據了解,該案是一起教育培訓合同糾紛,原告在2020年年初給孩子報名了被告某培訓機構的某培訓課程75課時并支付培訓費8490元,雙方簽署《會員協議》。2021年春節后,原告稱在北京市培訓機構都已陸續恢復正常教學情況時,被告機構仍未通知恢復教學,并至今仍無法繼續提供培訓服務。現原告剩余70課時未使用,折合人民幣7896元,其尋找被告退還剩余費用無果后將其訴至法院。被告表示受疫情影響該機構現無法正常開課,但其計劃通過籌措資金、尋找合作方等方式努力解決問題。
舒翔法官了解到雙方因工作繁忙無法在法院工作時間參加庭審,又希望能夠通過線下庭審盡快解決糾紛。舒翔審判團隊隨即調整庭審時間,安排線下“夜間庭審”。庭上,舒翔法官組織雙方調解,建議雙方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基礎上彼此體諒、尊重,協商解決。最終經近一個多小時的調解,雙方達成一致,原告寬限被告還款期限,被告分兩個月支付原告剩余費用,法院當場出具調解書。
據悉,此次夜間庭審還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特邀監督員、媒體記者等10余人旁聽庭審。談到參加此次夜間庭審的感受,北京市人大代表張雪梅說:“法律不僅要能公正的判斷是與非,更要有為民解憂的溫度。豐臺法院的夜間庭審高效靈活、便利百姓參與訴訟,彰顯司法的人文關懷,真正是在細微處為民辦實事!”
據豐臺法院立案庭(訴訟服務中心)副庭長呂慧敏介紹,自政法隊伍教育整頓以來,豐臺法院立案庭速裁工作組堅持以群眾需求為第一要素,創新工作方法,通過假日庭審、午間庭審、夜間庭審等方式,線上與線下雙軌結合,努力做到案件“當天調解、當天確認、當天結案”,至今已開展“夜間庭審”30余次。
據了解,“夜間庭審”只是豐臺法院“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的舉措之一。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開展以來,豐臺法院各黨支部堅持把隊伍教育整頓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和成效,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問題為導向,實施“五心”工作法,聚焦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審執質效、“一站式”建設、轄區經濟發展法治保障、民生保障、普法宣傳五個領域,開展了一系列便民利民工作:開展巡回審判、縮短案款發放時長,降低群眾訴訟成本,讓群眾省心;開展“一團隊一企業”活動,建立全國首個輔助事務跨域協助機制,夯實法治保障,讓群眾安心;暢通困難群眾“司法服務綠色通道”,建立“一部電話”“暖心訴服崗”、詳細制定12368來電工作規范,確保群眾聯系法官“零等待”,讓群眾暖心;深化“法律十進”,普法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送法到身邊,讓群眾舒心;走訪街道鄉鎮,制定征求意見清單,傾聽群眾心聲,讓群眾放心,收獲了群眾實在好評和肯定,截至目前全院已辦理各項民生實事127件。(記者 劉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