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記者留意到,在消費零售的領域,逐漸成為品牌爭奪的“C位”人群不僅僅是當紅的Z世代,更多的是擁有童心與童趣的更廣闊的消費群體。比如在剛過去不久的“六一”兒童節,越來越多的成年人將情感投射到擁有童趣的產品上,于商家而言,具有共同情感屬性的二次元童趣商品,不僅能拉近與Z世代年輕人群的距離,還能重新收攬一大批童心消費者,不限年齡那種。
據WWD國際時尚特訊,在淘寶搜索“兒童節禮物”,不少商品描述中標注得很清晰,其送禮對象是女友、妻子或閨蜜等“大齡兒童”,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品牌已經開始聚焦“高齡兒童”這個潛在市場。比如73Hours x泡泡瑪特BUNNY童心系列,73Hours作為國內輕奢鞋履品牌,成為了第一個與泡泡瑪特跨界合作的鞋履品牌,其野心正式從今年6月1日開始表露,目的就是打通目標消費者的“心智”,同步輸出其獨特的品牌理念。業內人士分析,除了視覺跨界與設計的沖擊力外,在73Hours和泡泡瑪特BUNNY新形象的聯名中,還包括不同形式的互聯網話題的開展,包括在微信推出“我還小”話題,呼應著精準人群在不同場景下的玩趣和童真。
除了鞋履與盲盒的跨界,實際上在流行配飾品牌當中,與童年經典IP跨界的也大有人在,比如獨立設計師首飾品牌HEFANG Jewelry早前推出的“Barbie Collection芭比系列”,其在材質、風格的碰撞以及佩戴方式上,均做了很多有意思的探索和創新。記者留意到,HEFANG Jewelry聰明之處在于其話題的無年齡化,主打問題是“女孩應該是什么樣子”。不受時空與真實年齡的局限——這不就是妥妥的“童心呼喚”嗎?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騰訊發布的《中國用戶體驗行業發展調研》表示,在2020年,由藝術傳達、產品設計構成的“體驗”,已經成為品牌最重要的KPI之一,也就是說打動用戶的好設計往往就像空氣一樣,是分布在每一個細節當中的。業內人士認為,明星級別的IP創造出的商品內容盡管能明顯地影響著大眾的消費決定和傾向,但在能喚起情感共情的基礎上,誰能激發更初始的情感,誰才更容易獲取消費者的忠心,“童心”也許當屬是近期最火的一種。記者 譚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