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外賣平臺的發展,送餐員也成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群體。在送餐過程中,他們可能會收到來自不同顧客的電話,或催單,或改地址等。近日,江蘇無錫某平臺騎手葛某因擔心顧客催單,竟將自己的電話設置呼叫轉移到122報警臺,導致報警臺3個小時內接到49起外賣催單電話,嚴重擾亂了報警服務臺正常工作秩序。
122報警服務臺是我國公安交通管理機關為受理群眾交通事故報警電話,指揮調度警員處理各種報警、求助,同時受理群眾對交通管理和交通民警執法問題的舉報、投訴、查詢等而設置的。110、122報警電話、119火警電話、120急救專線等都屬于公共資源,是群眾生活中的救命、救急專線,任何單位、個人不得騷擾、侮辱,更不得呼叫轉移、惡意占用。送餐員葛某將電話呼叫轉移至122報警臺后,大量的外賣催單轉移呼叫干擾了報警臺接收和處理工作的有序進行,導致公共資源被占用,嚴重影響了公安機關的正常辦案秩序。這種行為還可能使一些真正緊急的警報呼叫無法及時接通,不僅直接影響了服務臺發揮作用,也可能使群眾在生命和財產受到侵犯時得不到及時的保護。
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擾亂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秩序,致使工作、生產、營業、醫療、教學、科研不能正常進行,尚未造成嚴重損失的,處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罰款。”鑒于葛某能夠主動到公安機關說明情況,具有主動投案的情節,警方對其處以罰款500元的行政處罰。
有事找警察,警察會幫忙。但如果隨意將電話呼叫轉移到公安部門或其他急救專線,一定會受到法律的懲處。外賣送餐員在保障安全的情況下接聽顧客的電話,是保障消費者知情權的舉措。如果只是擔心顧客催單就設置呼叫轉移,可以說送餐員未達到相應的職業要求。對消費者來說,應秉承友善的態度,多些耐心,非必要不催單。對外賣平臺來說,除了科學合理計算預計送達時間外,對外賣送餐員也應加強法律教育培訓,使其知法、懂法、守法。
(作者單位:北京市懷柔區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