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蘭州中心支行20日舉行新聞通氣會,會議通報,2020年以來,該行共收到拒收人民幣現金線索36起,調查核實36起,行政處罰2起。
通報顯示,根據目前掌握甘肅省情況來看,拒收現金問題在該省表現不算突出,并不嚴重,但它的政治意義、社會意義十分重要。
中國人民銀行蘭州中心支行貨幣金銀處副處長劉力德表示,不得因為任何原因排斥和歧視現金支付,消除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數字鴻溝”,打造安全高效的人民幣流通環境。
事實上,關于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工作,2018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關于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的10號公告。2020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
甘肅也制定了具體的實施方案,把整治拒收現金作為全省各級人民銀行的“一把手工程”,建立了人民銀行、公安機關、市場監管、文化旅游多部門聯合執法機制,落實行業管理責任。開通的“12363”金融消費權益保護舉報投訴電話,第一時間受理和處理公眾舉報投訴。
同時,督促全省金融機構4000多個營業網點與相關開戶單位簽署《嚴禁拒收人民幣現金承諾書》,向網格范圍內流動商販、民眾發放《不拒收人民幣現金提示卡》,做到了金融機構整治管理職責對周邊經營主體全覆蓋。
針對行政事業、公共服務、大眾消費、大中型商戶,該行制定了《甘肅省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工作方案》,深入調研全省流通領域現金支付情況及非現金支付典型場景,著力構筑遍布城鄉的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工作“宣傳陣地”。
劉力德表示,在全社會開展“人民幣是中國法定貨幣,拒收人民幣現金是違法行為”主題宣傳活動,引導公眾維護人民幣信譽、抵制拒收人民幣的行為,使“拒收人民幣現金違法”的觀念深入人心、家喻戶曉。
此外,該行還對網格內經營主體拒收現金行為及時進行干預和處置。對公共服務和民生領域調查屬實的拒收人民幣現金行為主體進行約見談話、警告處罰、責令整改。
自去年底以來,中國人民銀行蘭州中心支行對全省涉嫌拒收人民幣現金行為的交通、醫療、服務行業相關主體開展了取證核實、約見談話、責令整改、行政處罰工作。
劉力德表示,人民幣是中國的法定貨幣,包括紙幣和硬幣,拒收人民幣現金是違法行為。通過整治治理,拒收現金情況有所改善,社會民生領域現金服務便捷度有效提升。
新聞通氣會還發布了2021年一季度甘肅省金融數據、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和鄉村振興政策落實情況。(記者 魏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