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下午,上海野生動物園發生一起動物意外傷人事件,園區一位工作人員在猛獸區(車入區)實施作業時,遭受群熊攻擊,目前,這名工作人員已不幸遇難。
10月18日,有網友爆料,當天游客坐在大巴車上觀光時,看到飼養員正被群熊攻擊,旁邊還有個挖掘機在施工,挖掘機師傅嘗試驅趕沒有成功,之后飼養員便被拖走,不見了蹤影。游客在朋友圈動態中寫道:“目睹飼養員被群熊撕扯,心情久久不能平復,不是動物表演,是真的。”
18日下午,上海野生動物園發布通報,稱飼養員已不幸遇難。目前,園方已啟動猛獸區(車入區)臨時關閉應急措施,發布游客公告,妥善處理游客退票等相關事宜,事件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野生動物園內屢現傷人事故 責任在誰?
此次上海野生動物園事件發生的具體原因尚未可知,但是野生動物園內傷人事件并不鮮見。2013年6月17日,河南新密市開陽動物生態園,一頭名叫“巴頓”的400斤左右的棕熊,在飼養員喂食時沖出鐵籠,把飼養員撲倒咬死。2014年8月28日下午1點半左右,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園孟加拉虎園區,有游客自駕游時,看到兩只孟加拉虎分別趴在一名男子的頭上和腿邊,男子脖子上有被咬傷口。隨后,八達嶺野生動物園相關負責人證實,園區一位巡邏員被老虎咬傷,后經搶救無效不幸身亡。
動物園工作人員被咬傷,責任在誰?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封躍平律師指出,根據《工傷保險條例》對于工傷認定的規定,上海野生動物園事件中工作人員與涉事動物園為勞動關系,在沒有違反《保險條例》第十七條的前提下,無論其實施作業過程中受到動物傷害是否有自身原因,都應當被認定為工傷,按照相關規定給予賠償。
野生動物園游玩應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野生動物園相比于普通動物園,本就存在更高的安全隱患,一方面是因為其以散養、混養方式展示野生動物,與來訪游客“零距離”,這種方式不僅給工作人員帶來工作危險,還有可能給游客帶來生命健康危險,因為有些游客安全意識較低,為了刺激還會做出將車窗搖下甚至將頭伸出窗外等危險舉動。
頻頻發生的動物傷人事件,應當引起動物園及主管單位的重視,有必要重視和制訂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對于工作人員進行充分的安全作業培訓,配備必要的自我保護設備。對于來訪游客也應當給予充足的安全提示,并及時阻止其游玩時的危險行為,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游客自身也要做好安全防護,在逛動物園時注意幾下幾點:
第一、衣著問題。為了讓動物能夠更好的適應在動物園里的生活,他們生活的環境上會一定程度上會有很多的草叢,如果飼養員沒有及時清理,容易引來蚊蟲,小朋友在玩耍的過程中容易被叮咬,所以要盡量穿長袖防止蚊蟲叮咬。
第二、拍照要注意。去到動物園總是要拍上幾張照片來紀念一下,但是拍照時的閃光燈容易給動物的眼睛造成損害,導致動物受驚。所以在拍照的時候一定要關掉相機的閃光燈,特別是在大型動物面前。
第三、與動物互動要克制。很多孩子在喂養動物的時候,喜歡戲弄它們,這種情況容易造成動物的敵視和攻擊。嚴重時會導致孩子接下來的心理健康受傷害。
第四、切勿私自離開游覽車。動物園里會有游覽車供游客乘坐觀看動物平時的生活,很多時候有人不聽勸告將自己的手伸出窗外,甚至私自下車,這些行為都會導致被大型動物襲擊。
記者 劉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