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障企業發展、優化營商環境。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17日消息稱,今年前7個月,該省共執結各類案件29.99萬件,執結到位金額408.38億元。
今年以來,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緊緊圍繞“六穩”“六保”工作大局,充分發揮執行工作職能作用,依法公正、高效、平等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服務保障企業發展,優化營商環境,取得突出成效。
通報稱,今年前7個月,全省法院共執結各類案件29.99萬件,執結到位金額408.38億元。其中5月至7月執結案件18.61萬件,執結到位金額237.87億元。
河南高院當日還通報了該省疫情期間保障企業發展優化營商環境執行的典型案例,分別涉及買賣糾紛、房產租賃、金融借款、環境污染等。
陳某某申請執行內蒙古某旗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買賣合同糾紛案。周口市淮陽區法院對該案件立案執行后,因被執行人內蒙古某旗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未履行法律義務,淮陽區人民法院依法查封了其名下銀行賬戶。
今年2月底,內蒙古某旗政府來函商請淮陽區法院對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賬戶予以解封,以開展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
鑒于當時全國、全省新冠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經多次工作,申請執行人同意將被查封賬戶暫時解封。執行法官立即作出裁定,依法對被執行人的銀行賬戶暫時解封。
法院認為,該案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保障企業發展的典型案例。在當時新冠疫情防控的形勢下,被執行人作為“特殊”的執行主體,承擔著疾病防控的重要責任。此舉保證了當地疫情防控工作的順利進行,維護了社會穩定。
武漢市某材料公司申請執行許昌某公司牛某某買賣合同糾紛案。2019年6月20日,許昌市魏都區法院對該案立案執行后,依法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書和報告財產令,被執行人未主動履行。2019年12月,當事人雙方達成執行和解協議。
新冠疫情暴發后,武漢各行各業面臨著空前壓力,急需人力物力財力援助,該案和解協議能否順利履行,也直接牽動著執行法官的心。執行干警通過網上辦案、耐心工作,最終,被執行人許昌某公司如約履行首批20萬元執行款。
法院認為,該案是執行工作維護新冠疫情重災區武漢企業合法權益,服務保障企業復工復產的案例。申請執行人是武漢的一家國有企業,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承受著比其他省份企業更大的壓力;被執行人是許昌市的一家民營企業,也面臨著復工復產的多重困難。該案通過執行和解的方式迅速執結,取得較好效果。
新鄉市某公司申請執行張某某租賃合同糾紛案。新鄉市紅旗區法院和新鄉中院一、二審審理,判決解除新鄉市某公司與張某某簽訂的《場地租用協議書》,并判令張某某三十日內將其自建的房屋夾道處的樓梯、房屋南側圍墻和主樓東側的磚混房拆除。
因張某某之前將其自建房屋私自租賃給某幼兒園使用,案件能否妥善執行,涉及到數百名幼兒的入學問題。疫情期間,經數次溝通,雙方當事人自愿達成執行和解協議,案件圓滿執結。
法院認為,該案是執行工作服務城市房地產租賃市場,助力民營企業復工復產的案例。這起普通的場地租賃糾紛執行案件,因涉及到第三方民營幼兒園內百余名孩子的教學問題而備受關注。最終以執行和解方式結案,依法公正、平等保護了涉案三方的合法權益。
此外,在通報的保障企業發展優化營商環境執行典型案例中,還有河南某農牧公司申請執行任某某養殖合同糾紛案件、西峽縣某大鯢養殖公司申請執行某工程公司環境污染責任糾紛案、某銀行杞縣支行申請執行開封市某棉業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等。(闞力 劉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