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2月28日訊 近日,山東省審計廳啟動小清河復航工程建設情況專項審計,揭示項目運作程序、工程建設管理、資金籌集使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和風險隱患,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保障工程發揮應有效益。
小清河復航工程涵蓋小清河沿線濟南、濱州、淄博、東營、濰坊5市,計劃今年年底基本建成。為保障資金管理安全高效,推進項目規范建設,讓“黃金水道”發揮“黃金效益”,審計機關聚焦項目決策,重點關注論證、立項和建設程序合法合規情況,預防增加政府債務風險;聚焦建筑市場秩序,重點關注參建各方的合同執行、工程進度管理和施工質量控制情況,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聚焦政府公共工程投資效益,重點關注建設項目概算執行、工程價款結算和運營成本管理,避免公共資金損失浪費、跑冒滴漏。同時,此次審計還聚焦民生事項,關注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等問題,推動即查即改,維護群眾利益;聚焦生態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關注小清河沿線環保措施執行力度和生態修復情況,推動小清河流域自然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
為提高審計質量和效益,山東審計機關結合審計項目需求,采用項目化“兵團作戰”方式,抽調市縣審計機關精干力量、聘請社會審計機構專業人員組成審計組,運用無人機遙感測量、三維聲吶、地質雷達探測等前沿技術手段輔助開展核查;同時延伸審計沿線港口、碼頭的布局規劃、建設管理等工作,力促工程投資盡早見效,同步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生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