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2月15日訊 (記者 趙云龍) 今天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2年全省審計重點工作。今年,山東審計機關將組織對濟南、東營、煙臺等7市開展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審計,圍繞應保盡保、應助盡助、應享盡享目標,摸清資金規模、保障對象人數和保障標準增長變化情況,揭示資金分配管理使用和政策執行中的突出問題,推動完善優化分層分類、城鄉統籌的社會救助體系。
2021年,全省審計機關共審計單位5198個,查出違規金額162.52億元、損失浪費金額62.11億元,促進增收節支164.8億元,向紀檢監察機關和有關部門移送違紀違法問題線索1214件,在維護財經秩序、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促進廉政建設、保障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今年,審計將緊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十大行動”“七網”等決策部署,關注項目化推進、集成化保障、市場化運作情況,促進省級統籌新增能耗和土地指標向重點領域傾斜集聚。山東審計機關將堅持人民至上,盯住“一老一小”、困難群體等重點人群,組織開展“三醫聯動”改革、醫療保險基金、困難群眾救助資金等審計,推動兜牢民生底線。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山東將重點抓好科技研發、營商環境、要素保障、風險防控等“十大創新”。“十大創新”背后,是一攬子“黃金”政策的有力支撐。為推動這些政策措施全面起勢、加快落地、早見成效,山東審計機關將聚焦“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政策包”、擴需求“十大行動”等重點,開展水資源保護、科技創新等11項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審計,及時發現和糾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為,總結好經驗、好做法,促進政策落地生根和不斷完善。
山東審計機關將把保障民生政策落實作為最大情懷,跟進到民生項目和資金的“最后一公里”,讓百姓得到更多實惠、嘗到更多甜頭。其中,將組織對濟南、東營、煙臺等7市開展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審計,圍繞應保盡保、應助盡助、應享盡享目標,摸清資金規模、保障對象人數和保障標準增長變化情況,揭示資金分配管理使用和政策執行中的突出問題,推動完善優化分層分類、城鄉統籌的社會救助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