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景瑞用非遺葉雕技藝在普通樹葉上雕刻出“冰墩墩”“雪容融” 受訪者供圖
隨著北京冬奧會的開幕,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在國內外深受人們喜愛,“冰墩墩”的熊貓造型可愛憨厚,“雪容融”的燈籠造型吉慶溫暖。近日,山東聊城90后小伙賈景瑞運用自己的非遺葉雕技藝,在普通的樹葉上雕刻出“冰墩墩”“雪容融”的可愛形象,讓網友們紛紛點贊。
在普通樹葉上雕刻出“冰墩墩” 他用非遺傳統藝術為冬奧會喝彩
一枚原本平淡無奇的樹葉,在賈景瑞靈巧的刻刀下,竟變成了栩栩如生、形神兼備的各種形象。葉雕這門“樹葉上的藝術”,在祖國浩瀚的傳統文化藝術史上傳承久遠。適逢冬奧盛會,賈景瑞用自己獨具匠心的葉雕“絕活兒”,精心雕刻了可愛的北京冬奧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表達自己對冬奧會的祝福與喝彩。
新黃河記者看到,葉子頂端雕刻著2022BEIJING的字樣,左側是憨厚可愛的“冰墩墩”,右側是小巧玲瓏的“雪容融”。從最初設計到完成作品,賈景瑞花費了大約半天的時間。
“整個作品一共花費了6小時完成,這屆冬奧會在北京舉辦,我作為中國人,感到非常驕傲和自豪,就是想通過非遺的葉雕技藝,與這次冬奧會相結合,能夠用祖國的非遺傳統文化藝術,來支持冬奧會,為中國健兒加油,為我們中國喝彩。”賈景瑞說。
2月5日晚,在中國短道速滑混合接力隊拿下本屆冬奧會中國代表團首金后,賈景瑞也在第一時間,用葉雕技藝,記錄下這一令人激動的奪金時刻。
“別人出門大都欣賞風景 我得有80%的時間在找樹葉”
葉雕又稱作剪葉,取材于自然落葉,通過運用葉子的自然脈絡,用刻刀雕刻出形象輪廓。賈景瑞在2018年偶然看到一則葉雕技藝的視頻,立刻就被這門民間藝術深深吸引。“我有一定的美術基礎,平時就喜歡畫幾筆,看到葉雕后,一下子就迷戀上這門古老的民間藝術,當時就想,一定要學會這門技藝。”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賈景瑞發現這門技藝其實并沒有想象得那么簡單。“等到實際動手,才發現許多教程與實際不符,加上又沒有老師指點,一切只能一點點摸索。”譬如收集樹葉就嘗試了許多方法,一開始撿了不少法國梧桐的樹葉進行浸泡,通過不同的浸泡時間,來進行雕刻嘗試,再選擇出最佳的雕刻時間。
“當時常常一刀下去葉子就碎了,忙活半天沒有一片成功,之后一直都在不停試驗。”每到金秋時節,是賈景瑞最忙碌的時刻,法國梧桐是他用作原料的首選,葉子的形狀、大小、厚薄都必須精細挑選,從中選出最適合的原葉。“別人出門大都欣賞風景,我得有80%時間在找樹葉。”
一幅好作品需要十幾道工序 少則需要七八天多則一個月
在賈景瑞的“百寶箱”里,裝著大小不一、粗細不同的數把雕刻刀,“每一把都是我親手挑選,根據需要使用不同的刻刀。”他介紹,葉雕的刻刀不同于其他雕刻刀具,刀尖比針尖還要細。
動手之前首先要挑選合適的刻刀,將選好的原葉鋪在專用墊子上。“刀必須與樹葉表面呈90度直角,稍微一傾斜,就會受力不均,不只圖案會發生變形,刀尖也有可能把脈絡壓斷。”賈景瑞說,雕刻樹葉是個熟能生巧的過程,一口吃個胖子是根本不可能的。
“樹葉的表面如果一個脈絡斷了,就會造成局部畫面的缺失。有時候一刀錯,刀刀錯,就前功盡棄了。完成一個作品最起碼需要一個星期。”賈景瑞認為,最難的還不是技術,更在于作品創意。“雕刻并不難,難點在設計和創意。”他的身邊一直放著本子和筆,一有時間就想構思、想創意。
賈景瑞告訴新黃河記者,除了基本功,一幅好的葉雕作品,還需要十幾道工序。“包括采集、存儲、選葉、清洗、構圖、刻制、定型、陰干、防腐、吊干、裝裱等。想要完整地做完這一套程序,少則需要七八天,多則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