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群眾辦事服務體驗,切實解決省內企業基本養老保險轉移接續環節多、流程長、兩地跑等問題,山東省在全國率先取消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內轉移接續,預計全省每年近30萬企業職工無需再辦理相關業務,切實減輕了省內流動就業人員和其所在單位工作負擔。
“以前不具備取消省內企業養老保險轉移接續的條件,現在都逐步滿足了。2019年實現社保信息系統集中,2020年實現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省級統收統支,2021年山東作為試點省開展了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省級信息系統建設,這些都為取消省內轉移提供了重要支撐。”山東省社會保險事業中心個人賬戶管理處處長陸洋說,取消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內轉移接續后,全省作為一個統籌區域,對于待遇領取地是山東的,在省內任何地方辦理退休領取待遇的標準都是一樣的。參保人員省內企業流動就業時,自由流動,不用再轉移養老保險關系,待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時,可在省內最后一個繳費地辦理退休手續,其他參保地的繳費賬戶信息由人社部門內部傳遞,集中到一起,準確計發待遇。
剛剛從中國人保財產保險公司辦理離職手續的王女士就體會到了養老保險省內轉移接續帶來的便利。對她來說,保險行業工作流動性大,以前換了單位要在網上提交養老保險關系轉移申請,時不時地還要到網上去查查進度,兩三周才能徹底辦完。現在好了,省內換單位,不用再操心轉移的事了,也不用擔心接續不上了。
為確保業務歸集工作順利實施,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全面調整優化社保經辦服務,確保養老保險待遇及時準確發到企業退休職工手里。調整優化退休資格預審工作機制,對距法定退休年齡12個月以內的參保職工,提前進行退休資格預審。調整優化職工參保登記流程,在職工參保登記時核查省內參保繳費情況,防范重復參保繳費。調整優化臨時個人賬戶性質確認規則,除男滿50周歲、女滿40周歲且在省內無參保繳費信息或只有臨時賬戶參保繳費信息的省外戶籍職工需建立臨時賬戶外,其他情況均建立一般賬戶,保障職工權益。
“取消省內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轉移接續后,預計全省每年近30萬企業職工無需再辦理相關業務,切實減輕了省內流動就業人員和其所在單位工作負擔,進一步助力我省優化營商環境。”省社保中心主任張景鎮說。同時,為方便參保人員辦理相關社保業務,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全面規范統一全省信息系統數據項目和經辦服務流程,積極推行“全省通辦”“跨省通辦”“網上辦”“掌上辦”“自助辦”“就近辦”,全面放開省內區域間參保人員信息查詢打印等業務權限,社保經辦服務質效進一步提升。 (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記者羅曉飛 通訊員范洪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