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小屋,家的溫度,一方文明的沃土,與新時代同步……”這首《愛的小屋》唱響了山東“希望小屋”兒童關愛項目受助者孩子的心聲。11月19日,山東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希望小屋”兒童關愛項目相關情況。
共青團山東省委副書記、山東省青年聯合會主席劉少華介紹,“希望小屋”兒童關愛項目被列入山東省“我為群眾辦實事”首批項目清單,將建設目標由原來的力爭3年建設1萬間增至2萬間,幫扶范圍將繼續擴大至殘疾兒童、殘疾人家庭兒童、事實孤兒等特殊困境兒童。截至目前,該項目累計募集公益資金超過2.1億元,已建、在建希望小屋超過1.5萬間,惠及困境兒童1.5萬余名。
據了解,該項目由共青團山東省委、山東省青年聯合會、山東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共同啟動實施。自2020年6月發起,專門針對無獨立居住和學習環境的8至14歲困境兒童,依托原有住房打造獨立學習生活空間,讓“小屋煥新”。項目推出后,僅3個月就募集資金折合約1億元,原定3年的募資任務提前完成,項目獲評“中國社會組織扶貧案例50佳”。
項目實施以來,全省各級團組織全面摸排,深入15.1萬個家庭進行實地走訪,聚焦脫貧享受政策人口家庭中無獨立居住和學習環境的8至14歲兒童,兼顧易返貧不穩定戶和易致貧邊緣戶家庭兒童,突出孤兒等重點群體,精準確定幫扶范圍。同時,拓寬“互聯網+公益”募資渠道,創新推出支付寶“消費捐”、開發公益小程序、啟動公益直播節,截至目前,線上累計募集愛心資金1.18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劉少華還表示,“希望小屋”是全省各級共青團深耕困境兒童精準需求、切實服務困境兒童成長新的有益探索,不僅是面向本省,還為全國的困境兒童提供服務。據了解,項目開展以來,山東共青團在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中,為西藏、青海、甘肅、重慶等省(自治區、直轄市)建設了200間“希望小屋”,200余名藏族、回族、蒙古族、苗族等民族的困境兒童住進了自己的新房間。
“如今,在山東省‘希望小屋’兒童關愛項目的影響下,江蘇、湖北、江西等省份紛紛發起聚焦改善本省困境兒童學居環境的‘夢想小屋’‘筑夢空間’‘溫馨小屋’等公益慈善項目,與我省共同形成團組織聯動、團內外互動的共青團公益事業鏈,‘希望小屋’困境兒童公益服務觸角在全國延伸。”劉少華表示。
另據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戴龍成介紹,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教育部門累計勸返適齡失學輟學兒童1.1萬名,其中2772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適齡兒童,除身體原因不具備受教育能力外,全部返學復學。
(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記者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