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洪峰翻滾,黃河汛急!
“當前流量已達5080立方米每秒,已刷新了1989年來東營市境內黃河最大流量,全體職工都打起精神來,我們務必要守好黃河最后一道關口!”早上8點的例會上,勝利段段長王鳴洲嚴肅說道。
“防汛抗洪警鐘長鳴,黃河兒女隨時待命”,時值國慶假期,在這個舉國同慶的時刻,墾利黃河河務局勝利管理段第一時間啟動全員崗位責任制,全段職工晝夜鏖戰,守護在百里長堤之上。河勢勘察、根石探摸、平灘測流、輪班值守、工程養護……大河滔滔,他們“橘紅色”的身影是顯得那樣弱不禁風,卻站成了黃河沿岸最美麗的風景。
“管理局劉坤、宮曉東,墾利局劉亮亮、林龍前來報道!”循著鏗鏘有力的聲音望去,勝利段迎來了四張新面孔,為防汛抗洪最前沿補充了堅實力量。
沒有歡迎儀式,沒有過多寒暄,在簡單定崗定位后,四名下沉人員便穿好救生衣,拿上摸水桿,帶上拍攝設備和記錄本出發,跟隨勝利段職工一行人前往最易出險的卞莊險工上首開展巡查。
“我突然明白‘下沉’的意義了,不走到黃河邊,不走進防汛搶險第一線,你永遠感受不到黃河人身上肩負著怎樣沉重的責任和擔當。”劉亮亮站在活動板房邊望著緊逼河灘的黃河水,臉上寫滿凝重。
劉亮亮自從險工采集信息回來便將自己“閉關”,轉眼已是深夜,勝利段除值班室外還亮著一盞燈,劉亮亮正在編寫勝利段防汛工作側記,帶班領導韓濤濤說“你快去睡會吧,明天再寫”,劉亮亮打著哈欠回答道:“快了,今天要馬上整理出來,明天一早發出去,信息最要求時效性,我們基層干了這么多,必須要讓大家看到。”
“汛情就是命令”,大汛當前,下沉人員和全段職工一起,嚴防死守,筑牢安全防線,保障堤防安全。“同志們,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不論是堤防加固,還是物資儲備,我們都要隨時做好沖鋒上陣的準備,厲兵秣馬、嚴陣以待。”副段長韓濤濤反復叮囑。
此前,為積極響應黃委“半軍事化管理”號召,勝利段從規定日常作息、嚴明組織紀律、規范內務管理、強化黨員示范等方面,加強基層段所軍事化管理,著力鍛造一只高標準、高質量、嚴要求的治黃先鋒隊伍。
現如今,大汛已至,備汛不休。勝利段積極聯系地方政府形成聯動機制,做好專業隊伍與群防隊伍相結合的巡查隊伍建設工作,以確保在需要時可以迅速搶險救災。防汛搶險,他們永遠在路上!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明 通訊員 李旭慧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