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凈化電動車市場秩序、優化消費環境、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于本月初啟動了為期6個月的電動自行車產品質量專項治理行動。6月29日下午,該局執法人員對金盞鄉志港路上的電動自行車經營門店進行了現場檢查,并向居民普及電動車質量安全知識、解答相關問題,增強消費者電動車消費安全意識。
朝陽區市場監管局產品科執法人員表示:《北京市非機動車管理條例》2018年11月1日起施行,《條例》規定:電動自行車掛牌后才可上路,“超標車”三年過渡期滿后,也就是2021年10月31日后,“臨”牌電動自行車將禁止上路。隨著過渡期臨近,市民置換需求日增,朝陽區市場監管局一方面加大對經營者的檢查力度,一方面走進社區、走上街頭,告訴居民去哪里選購電動車,怎么選購電動車,從多方面入手來做好凈化電動車市場秩序的工作。
在當天的檢查現場,執法人員針對電動自行車產品標準符合性、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有效性、產品與強制性認證證書一致性等內容進行檢查,并現場對在售的電動自行車及蓄電池產品進行了抽樣。
據了解,下一階段,執法人員將從嚴查處銷售不合格車輛,偽造、冒用認證證書,非法改裝、拼裝電動自行車違法行為。同時進一步加大對銷售無廠名、廠址的蓄電池、充電器以及無照經營行為查處力度。執法人員現場向經營者再次宣貫了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并張貼了《北京市規范電動車經營注意事項》海報,督促其嚴格落實進銷貨檢查驗收制度,保障產品質量。電動自行車經營戶現場與金盞市場所簽訂了《電動自行車經營者守法文明誠信經營承諾書》,承諾建立、落實進貨檢查驗收及臺帳記錄制度,不購進、不銷售不符合3C強制認證的電動自行車等。
現場檢查結束后,執法人員還走上街頭向過往居民宣傳相關知識并進行電動自行相關政策解答。
(記者 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