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到底要放置幾個垃圾桶才夠用?每類垃圾要怎么樣處理才能達到標準?提起如何在家里做好垃圾分類,很多人還是有一連串“問號”。近日,玄武區涌現出不少垃圾分類高手,位于鎖金村街道紫鑫城社區崗子村63號小區就有一位身體力行的“達人奶奶”——歐陽銀,她不僅自己在家中堅持垃圾分類十多年,還主動向鄰里朋友分享“分類經”,在玄武區,垃圾分類正成為一種新時尚。
走進歐陽銀的家中,能看到在廚房和臥室的位置,分別擺放了用油桶做成的簡易垃圾桶,一個是放廚余垃圾,一個是放其他垃圾,用油桶改裝成垃圾桶,既能節約資源又便于投放。這樣的環保行為,歐陽銀不知不覺已經堅持了十多年,“每家每戶是垃圾分類工作的起點,想要做好垃圾分類工作,必須從源頭控制。”對此,歐陽銀有自己的一套辦法。
采買后回到家中,便進入最難下手的廚余垃圾分類環節。歐陽銀熟練地拿出一個不銹鋼盆放在廚房洗手池的旁邊,一邊麻利地擇菜,一邊將摘下來的菜葉子、毛豆殼等丟入盆里。“在旁邊放一個盆,這樣就能保證廚余垃圾不會和其他垃圾混起來。”歐陽銀分享著“經驗談”,她提醒在處理有油或者有湯水的廚余垃圾時,要注意在廚房將其瀝干,避免湯汁、水漬灑出來的情況,也有利于后續的處理。
對于可回收物的處理方法,歐陽銀告訴記者,牛奶盒要清洗干凈并晾干,還有一些比如塑料油瓶等體積較大的,她會將其踩扁,縮小占用的面積。歐陽銀專門在廚房的墻上掛了一個塑料袋用來收納可回收物,積攢了一定的量后,再扔到小區樓下的垃圾分類收集點,“家里產生的紙箱子、米袋子,其實都能再用來裝可回收物。”歐陽銀支招。每天7點-10點、18點-21點,是歐陽銀投放垃圾的固定時間段。“這個時間段很好,正好是年輕人上班前和下班后的時間,早上出門前順手帶下去,晚上也正好是吃完晚飯散步的時間,很方便的。”歐陽銀說。
歐陽銀今年已76歲,但她對待垃圾分類工作熱情不減。除了自己主動分類,她還經常參加民主議事會、廣場宣傳、垃圾分類大家談等活動,遇到熟人時不時也會嘮叨幾句:“你家里面放了幾個垃圾桶呀?會不會分類呀?不會我教你哦。”在分類收集點,一般都是有指導員在場監督、引導居民正確投放垃圾,而當指導員忙不過來的時候,歐陽銀也會熱心加入,主動做好引導。
在歐陽銀的帶動下,如今崗子村63號小區絕大部分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在悄然提高。(融媒體記者 夏雪晴通訊員 王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