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煤炭需求增加、公轉鐵等利好因素影響,鐵路貨運量不斷增加。《中國經營報》記者從1月2日召開的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2020年度工作會議上獲悉,2019年,國家鐵路完成貨物發送量34.4億噸,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7.8%。此前,國家鐵路貨運量的最高峰是2011年的32.95億噸。
2019年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029億元,超額完成年初確定的8000億元任務,也創下了近4年的最高值。2012年—2018年分別完成6309.80億元、6638億元、8088億元、8238億元、8015億元、8010億元、8028億元。
國鐵集團會議沒有公布2020年鐵路投資計劃,但是2019年12月26日交通運輸部召開的2020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透露,2020年鐵路投資將完成8000億元。
近三年來,零散貨物運量增速放緩十分明顯。2019年集裝箱、商品汽車、冷鏈運輸同比分別增長30.4%、13.5%、30.6%。2018年鐵路集裝箱、商品汽車、冷鏈運輸同比分別增長33.4%、25.1%、52.3%,而2017年上述品類增長率分別為37%、58%和110%。
2019年全國鐵路投產鐵路新線8489公里,其中高鐵5474公里。截至2019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3.9萬公里以上,其中高鐵3.5萬公里。
會議還確定了2020年鐵路工作主要目標:國家鐵路完成旅客發送量38.5億人、貨物發送量36.5億噸;確保投產新線4000公里以上,其中高鐵2000公里。加快推動國鐵企業股份制改造和川藏鐵路重大項目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國鐵集團表示,2020年要加快推動國鐵企業股份制改造,全面提升國鐵資本經營質量和效益。繼續推動優質資產股改上市和上市企業再融資。確保京滬高鐵、中鐵特貨、金鷹重工、鐵科軌道公司等企業股改上市工作取得實質性成果,研究探索區域鐵路公司、設計集團公司等重點企業股改上市工作。充分利用既有上市公司,推進資產并購重組,盤活存量資產。
自2012年起,受宏觀經濟影響,全國鐵路貨運下滑趨勢日漸顯現。2012年至2015年,國家鐵路貨運量分別下降1.8%、0.4%、4.7%和11.6%,降幅不斷擴大。2016年鐵路貨運量仍有下跌,完成發送貨物26.5億噸,但跌幅收窄至2.36%。
2017年,原環保部開始強力推動公路汽車運輸轉向鐵路運輸(以下簡稱“公轉鐵”),這一政策成為中鐵總提速大宗貨物運量的重要助力。代表案例是,環渤海港口從2017年9月底之后,禁收汽運煤集港。其中,天津港率先于2017年4月底禁收汽運煤。
受2017年煤炭等大宗貨物需求激增,以及“公轉鐵”等利好政策的影響,2017年國家鐵路貨物發送量達29.18億噸,較上年增長10.1%,不僅超額完成年初定下的27.5億噸計劃任務,且是六年來首次在貨運量上取得增長。
2018年,國家鐵路貨運總發送量繼續保持增長,完成31.91億噸,同比增長9.3%。
2018年7月2日,原中鐵總宣布已制定《2018—2020年貨運增量行動方案》(以下簡稱《三年行動方案》),到2020年,國家鐵路貨運量達到37.18億噸。這意味著,2020年國家鐵路貨運量比2019年將增加8.1%,高于2019年7.8%的增速。
“雖然2019年國家鐵路貨運量創歷史極值,但為了完成《三年行動方案》,2020年組織貨運的壓力將超過2019年。”國鐵集團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說。
《三年行動方案》中提出,到2020年大宗貨物運量占鐵路貨運總量的比例穩定保持在90%以上。這意味著鐵路貨運發展重點重回大宗運輸。
2012年之前,鐵路一直以長距離大宗貨物運輸為主。自2012年起,受宏觀經濟影響,全國鐵路貨運下滑趨勢日漸顯現。2013年6月,中鐵總啟動鐵路貨運組織改革,其主要目的是適應快速增長的“小、快、零”白貨運輸需求。
原中鐵總一名原副總經理表示,2013年的鐵路貨運改革方案當時在中鐵總內部就有爭議,主要爭議點在于鐵路是否適合做零散貨運輸。在他看來,鐵路的優勢是長距離大宗貨物運輸,零散貨物并不適合鐵路。隨著“公轉鐵”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鐵路大宗貨物運輸需求回升,現在國鐵集團已基本不再提2013年的鐵路貨運改革思路。記者 孫麗朝 路炳陽